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特产信息 > 正文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65期 重庆渝北:做好“守帮促管”四篇文章 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渝北区坚持以高质量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添举措、补短板、谋发展、惠民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更稳固、成效更持续。

  一、做好“守”字文章,着力筑牢防返贫底线。一是守好帮扶政策“保障网”。对标衔接期政策稳定要求,制定《重庆市渝北区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具体实施方案》《渝北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施方案》《渝北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渝北区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方案》等20余项政策举措,织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守好监测帮扶“边界线”。聚焦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日常走访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走访群众8478户1.68万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0户23人,动态发现整改问题53个。对增收有困难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通过支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带动稳定增收,对没有劳动力的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引导通过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获得收益分红。三是守好民生保障“柱基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镇村,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建立汛期水旱灾害预警机制,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CD级危房整治1271户,全面筑牢防返贫底线。

  二、做好“帮”字文章,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聚焦民生关切,帮群众解决“揪心事”。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排查及问题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帮扶干部8小时内制定解决方案,3天内现场督办整改到位,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心上事”。二是聚焦急难愁盼,帮群众解决“期盼事”。建立个人医疗自付费用超1.6万元预警机制,筹集社会爱心公益基金125万元,对患大病且生活困难的脱贫对象开展“一事一议”医疗救助。落实慈善公益帮扶资金,为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兜底。支持脱贫对象购买产业巩固脱贫保,防范自然灾害不利影响。三是聚焦人居环境,帮群众解决“身边事”。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整治等行动,建立“四归五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创新“八改六化”整治标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五清理一活动”行动,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连续三年获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成效明显激励区县。四是聚焦邻里和睦,帮群众解决“烦心事”。全面推行农村党员“三联三亮三引领”工作机制,建立“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五事工作法”“逢十协商日”制度,创建统景镇江口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示范点,培育木耳镇金刚村、大盛镇青龙村等乡村治理社会工作创新示范点5个,“民情茶室”“四张清单”分别入选第二批、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三、做好“促”字文章,着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一是促产业发展。聚焦“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完善衔接资金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开展“渝快助农贷”“富民贷”等金融帮扶,发放小额贷款1595.95万元。结合脱贫群众生产发展实际,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落实到户产业奖补,调整完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乡村振兴产业专家组和包片指导组,推进产业到户与技术到户并轨。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4亿元、收益3324万元,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累计收益分红1134万元。二是促就业带动。发挥外出务工就业稳增收和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动态摸清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情况,建立在乡、返乡、回乡务工人员台账,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指导,促进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287人。全面摸清脱贫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开展中式烹调师等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培训“免申即享”,按时兑现交通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三是促消费帮扶。建立消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达消费帮扶指导性计划,推广定向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助农集市、直播带货等帮扶方式,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承销、预算单位财政预留份额采购、社会力量帮销、展会节会宣传促销等,实现消费帮扶8225万元。

  四、做好“管”字文章,着力实现项目规范管理。一是严把入库关。严格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管理指南,提前策划、包装、论证和储备2024、2025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建设内容合理性等进行现场评审,针对重大项目采取分阶段、分年度实施,确保入库项目能实施、好实施、快完成。二是严把实施关。及时下达项目计划,优先安排工期长的项目,确保资金下达后1个月内开工建设。项目下达后及时安排部署,督促项目按照建设内容、完成时间制定每月计划表,对当月完成进度不足50%的进行约谈,对进度在50%以上不足100%的通报批评,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三是严把拨付关。合理确定资金支付比例,项目启动后按时拨付资金,每月按完成工程量的80%支付项目进度款,项目完成后准时支付尾款,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原文链接:http://fpb.cq.gov.cn/zxgz_231/xxfp/202310/t20231008_124045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