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枣园进入最佳采摘和赏景期
发布时间:2025-09-23来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初秋时节,北宫镇中华名枣园进入最佳采摘和赏景期。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一排排枣树“宽行疏植,阳光通透”,林间空地上,桔梗、黄芩、松果菊等中药材苗生机勃勃;不远处,一批盆栽枣树已结出玲珑果实,糖度高达28%。
自2024年起,中华名枣园区打起“科技算盘”,推行“宽行种植+地膜微喷+智能水肥”三项技术改造,让30亩老枣林“旧貌换新颜”。枣树行距从2×3米“变身”2×6米,通风透光率大幅提升,更像一个现代化的“果树工厂”。
“以前种枣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浇水施肥一套系统搞定,养护效率提高40%,亩收益增长了60%。”项目负责人张庆跃说。
明年树下将新增25亩中药材、15亩特色番薯,10月还将引进山东菏泽15种芍药,“既要效益,也要颜值”。预计仅林下经济一年就能创收50万元,旅游收入也能涨两成多。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枣树搬进花盆里”。园区与山东乐陵合作,成功培育出盆栽冰糖枣,果实累累、造型优雅,首批15盆已挂果。明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辛店白枣”也将尝试“住进”盆中,目前相关技术已报专利。
“我们的盆栽枣,以后能走上市民的阳台、公司的茶几,好看又能吃。”负责人信心满满,“三年之内,要形成规模生产,打造都市农业新场景。”
传统枣园变了模样,它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基地,而是融科技示范、林下种养、观光休闲、盆景文创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土地效益,更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为集体林场资源利用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
北宫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名枣园为样板,推动更多农林产业向“生态+科技+文旅”升级,让乡村振兴真正“活起来”“甜起来”。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74377186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北大仓”丰收在望2025-09-23
- 在中国产粮第一大省见证“收获季”2025-09-23
- “黑土优品”登陆央视新闻频道2025-09-23
-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在铁力市举办水稻大豆单产提升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示范现场...2025-09-23
-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政策——跨省务工交通补助如何申请2025-09-23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通告(2025第024号)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