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三举措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7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向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灵川县因势利导,通过多项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有力促进灵川县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牵线搭桥,推动智慧农业合作发展
为加强智慧农业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县积极与区内外相关智慧农业企业联系,洽谈相关应用解决方案。在无人农场、果园管理、智慧大棚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接,我县还邀请北京中天众达智慧城市公司、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协会、广西农投、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我县考察交流,致力为本地企业提供智慧综合解决方案。南京农业规划设计院、捷佳润公司等为我县制订了一批智慧农业相关解决方案。
示范引领,探索农业发展创新模式
整合各级资金,引导和支持智慧农业场景应用。筛选一批我县在理念先进、资金充足、人才优越的经营主体,通过项目支持,购置智能化设备、搭建或接入智能化应用平台,打造了桂泰(食用菌)、红冠(蛋鸡)、正鸿(柑桔)、润森(生猪)、聚龙潭(渔业)等具有引领示范的智慧农业应用基地。位于定江镇法源村的红冠公司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5条蛋鸡智能化生产线,目前有4条生产线已投入使用,存栏蛋鸡30万羽,日产鸡蛋20万枚。
人才培育,增强智慧农业内生动力
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信息进村入户、灵川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等,大力开展农业数字化、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学员能基本掌握电脑操作技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并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电子商务等方面应用。各类数字化人才在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灵川县搭建全县畜牧业智慧管理平台,36家畜禽养殖企业入驻平台;建成红冠生态智能化养鸡生产线5条,在建桂泰、金溶等智能大棚40余座。目前,全县应用智慧种植面积约2万亩,智慧养猪20万头,智慧养鸡300万羽,智慧养鱼面积1500亩,智能化大米生产加工线4条,信息化冷库50座,智慧大棚50个。全县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9%。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259713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枝头“柿”业红火 乡村振兴“甜”头足
下一篇: 龙胜: 雨润柿甜 百亩脆柿甜蜜上市
最新发布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智能拖拉机这样“补”!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卫星视角:黑龙江农业何以为“大”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黑龙江 “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2025-09-17
- 黑龙江各地水稻陆续开镰收获 奏响丰收序曲2025-09-17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量采购项目成交通知书2025-09-17
- 守护“粮袋子” 鼓起“钱袋子”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