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95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刘惠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玉米穗腐病及其毒素污染风险评估和绿色防控的提案,经会同市市场监管委、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控工作情况

  (一)玉米种植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近年来,我市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300万亩左右。2024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为297.2万亩,产量为129.0万吨。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区域为武清区、静海区、宁河区等,其中武清区种植面积约占75%,以订单农业模式为主。据植保部门调查,2024年我市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为730.5万亩次,其中玉米穗腐病发生面积11.3万亩次,总体轻发生。

  (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植保减损增效作用,不断完善病虫害测报体系,强化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组织推动和技术支撑,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近年来,建成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天津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和调度指挥平台,加强各级植保队伍建设,强化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监测预警,发布玉米病虫监测情报30余期。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实现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9.68%,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1.4%,有力支撑了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

  (三)对玉米作物相关科技研发支持。围绕玉米作物相关科技创新累计支持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财政经费500余万元。2024年,支持天津农学院“华北平原多样化轮作模式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微生物介导机制研究”等玉米相关基础研究项目2项。

  二、我市玉米质量安全控制总体情况

  (一)健全监管制度保障质量安全。我市先后制定或修订《天津市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细则》《天津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制订《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工作规程》《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工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全面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法治保障,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建立了制度保障体系。

  (二)强化市场管理守牢准入关口。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建管委、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强化玉米等重要农产品全过程监管。市农业农村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开展玉米样品检测257次,各项指标(包括玉米生物毒素指标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市场监督管理单位对本市粮食加工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抽检合格率100%,风险监测合格率100%。鲜食玉米由于商品性状对售价影响很大,栽培与入市管理更加精细,产品总体质量较高,近年来未发现质量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结合您的对策建议,不断加强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完善我市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从地头到餐桌”全程粮食质量有监管、粮食安全有保障。

  (一)强化病虫害监测防控。完善病虫害测报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天津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同时推动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强我市病虫害预警能力,在关键节点加大病虫害测报和预警频次。加强植保专业队伍建设,扶持一批优质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完善病虫害绿色防治体系,持续推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和绿色防控示范区融合,扩大示范区的辐射面积,加强示范效应。

  (二)加强农业科技宣传推广。开展“百名专家服务千家万户种养殖场户”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在种植关键时期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宣传,提高种植主体的科学种植观念。推介抗性强的优良玉米品种,从源头上增加作物抗性,降低玉米穗腐病等病虫害发生概率。组织开展天津市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提升种植主体病虫害防治能力。

  (三)加大科研创新支持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种源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农村领域基础研究。持续推进抗病高产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支持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加强对流通、储存等环节农产品质量控制等关键节点技术的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有效的农业技术,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四)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宣传,持续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行业标准。大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各级单位、企业、个人落实主体责任。聚焦农产品及食品安全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发现问题隐患立即依法依规从快处置。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ZWGK0/JYTABL152022/202508/t20250808_71082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