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南宁市邕宁区:积极探索乡风文明“三新”

发布时间:2024-10-14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邕宁区把乡风文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乡风文明新路径,着力打造乡村文明“新样式、新风貌、新活力”,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深耕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样式”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优化健全文明实践“3+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动员组建志愿服务队10余支、注册志愿者133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思想自觉内化为行动自觉,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医疗问诊、农技培训、环境整治、慰问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500余次;开展义务劳动60余次,参与群众超700人次;互帮互助筹集衣物超过1200件,惠及群众超200人。其中,新江镇华联村依托无人值守商店着力打造华联村那蛇坡诚信友善示范阵地,推动地方文明实践提档升级。

  二、深入打造高质量移风易俗“新风貌”

  以农村群众组织为依托,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宣教模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今年以来利用各类媒介载体播放展示文明新风公益音频、广播80余场(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2000余份,涵育文明自治新风尚。优化健全各村(社区)“村规民约+积分制”的运行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乡风文明建设实效增强文明乡村能效。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自治区文明村镇2个、南宁市文明村8个。

  三、深化聚力多元化乡风民风“新活力”

  坚持做足做活群众文化文娱文章,鼓励29支文艺队伍利用节日、庆典等重要活动开展多样化文艺汇演、创作特色文艺作品。发现、挖掘、培养一批乡村文化能人队伍,积极传承乡村“老手艺”,展现文化“新色彩”,2023年新江酸笋列入邕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酸笋制作技艺列入南宁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动迎合群众需求,力促文明乡风实践落到实处,力争文化民风建设落到细处,巧用农家书屋与公共服务中心相互融合打造阵地,与华联小学图书室相互联动流转书籍,丰富群众文化内涵;定期做好红色电影、宣传片放映工作,向当地群众播放爱国公益影片36场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2500多人次,提升精神文明生活品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190789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