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广西大新新育村 山歌唱响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促民族团结

发布时间:2024-06-24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广西大新新育村

  山歌唱响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促民族团结

  “哎!忙里空闲把歌唱,山歌唱到心里爽,唱支山歌献给党,党的恩情不能忘......”芒种时节,农民们正忙碌地插秧,田间地头处处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在这繁忙的劳作间隙,广西大新县下雷镇新育村诗窝窝山歌队用他们嘹亮的嗓音,将一首首山歌从田间唱到山腰,从村间传到村头,歌颂着丰收的喜悦,抒发着对党的无限感恩之情。

  2024年6月5日,新育村32名老中青三代山歌传唱人欢聚一堂,聆听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在作词、发声、演唱技巧以及和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大家深入学习交流,期望将山歌这一民族文化符号代代相传。这是“诗窝窝”山歌队自组建以来的第三次集中研习培训,标志着新育村在民族文化传承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诗窝窝”山歌队成为壮乡文化的新传承者。新育村是一个深藏于山峦之间的壮乡村落,全村有440户1753人,95%以上都是壮族。在这里,许多老人仍保留着用壮话交流的习惯。在丰收闲时,村民三五成群聚在房前屋后,以“诗窝窝”这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合唱、独唱、对唱等多种形式,用壮族山歌歌颂好收成、好日子、好心情。新育村驻村工作队员发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后,深入调研并挖掘其内涵,联合大新县文化馆和新育村党总支部,于2022年成立了新育村“诗窝窝”山歌队。历经三年的精心培育,山歌队由最初的6人壮大至15人,其中有6名党员。他们自编自唱通俗易懂的壮族山歌,开展山歌比赛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参与了多个电视台节目录制,在精品文艺节目宣传下乡活动中精彩的表演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受群众喜爱。“诗窝窝”山歌,唱出了壮乡人民的声音,唱出了党的关怀和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唱出了地方民俗文化自信与魅力。

  诗窝窝”山歌队是党的政策“宣传员”,唱响好声音。“诗窝窝”山歌队不仅承载着壮乡文化,更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他们通过独特的方式,将党的“好政策”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的方言歌词,用朗朗上口的旋律将党的“好声音”传遍家家户户。阵地灵活多变,宣传速度“快”。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成为他们宣传的舞台,这种“零距离”的宣传方式,不仅快速有效,而且深入人心。茶余饭后,老中青几代人自发聚集,一边唱来一边和,一边和来一边听,党的政策在群众的广泛传唱中得以迅速传播。

  “诗窝窝”山歌队智慧传承,挖掘民俗新元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化振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提高民族文化氛围与水平、加强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窝窝”山歌队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用智慧挖掘和传承了壮乡的民俗文化,他们唱响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在推动乡村优秀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将壮乡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具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山歌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地方文化的自信与底色。他们凝聚了老一辈在这片热土上生产生活的精神智慧和基因传承,用歌声让新一代人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诗窝窝”山歌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为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诗窝窝”山歌队特色传情,唱响民族团结曲。“铸牢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一家亲,新育儿女心连心,和谐相处事事兴......”这悠扬的歌声唱出新育村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幸福生活,宛如新育村各族人民心手相连的纽带,诉说着他们亲如一家的动听故事。他们把对生活的热爱与寄托融入旋律之中,化作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它不仅是一座连接新育村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桥梁,更是维护邻里关系、促进情感交流的强大动力。这歌声唱出了和睦相处的真谛,增强了群众的民族认同与情感认同,在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氛围增添了独特魅力。

  如今,新育乡间回荡着“诗窝窝”山歌的旋律,它伴随着壮家人的劳作身影,传递着时和岁稔的喜悦。这歌声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展现了新育村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

  

  

  新育村“诗窝窝”山歌队传唱人代表参加文艺下乡演出活动

  

  新育村老中青三代“诗窝窝”山歌传唱人集中培训

  

  “诗窝窝”山歌队对歌场景

  

  “诗窝窝”山歌队对歌场景

  

  

  新育村老中青三代“诗窝窝”山歌传唱人代表合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5877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