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西财政打好“组合拳” 助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区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涉农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广西财政打好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组合拳”,积极推进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质增效,统筹推进农业保险持续发展
一是制定年度计划,明确政策措施。下达2023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保费补贴37.28亿元,强化资金保障;印发年度工作通知,明确险种、补贴政策、承保机构及有关要求;下达年度资金配套计划,推进农业保险广度与深度提升。
二是强化金融工具联动,推动保险功能外溢。印发《2022年广西“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方案》,发挥期货市场风险再分散与价格反映作用,稳定生猪及糖料蔗农户预期收益;印发《广西糖料蔗“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融资工作试点方案》,挖掘保单潜在增信价值,撬动金融信贷资源服务蔗农生产。2023年,全区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60.15亿元,同比增长26.9%,保费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累计为761.57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876.21亿元,风险保障同比增长9.6%;累计向142.75万户次受灾农户支付赔款41.85亿元,赔款金额同比增长26.8%。
深化改革,推动筹建广西农商联合银行
一是筹集资金支持改革。自治区财政拨付35亿元资本金支持组建广西农商联合银行,2023年发行84亿元专项债券补充21家农合机构资本金,支持农合机构改革化险。
二是积极推动筹建工作。参加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各次会议,联合筹建小组成员单位审议筹建工作中的相关议题、筹建工作验收意见书和整改报告、原股金及净资产处置方案等筹建申请材料,及时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完善申请筹建材料,推动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三是建立制度体系。联合金融监管部门起草并报请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广西农合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履职正负面清单及考核评价办法、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办法、专项债券偿债闭环方案等一系列制度,研究制定专项债券委托注资管理协议,理顺委托注资环节各方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快整体推进改革。
拓宽渠道,聚力支持涉农主体融资
一是落实“桂惠贷”贴息政策。2023年,全区财政筹措贴息资金34.46亿元,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2816亿元,共惠及13.4万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53.5亿元。其中投向农业208.17亿元、占总金额的7.39%,支持农业企业1.96万户、占总户数的14.58%。
二是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工具作用。2023年,自治区财政拨付1.34亿元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补奖资金和0.5亿元注册资本金,助力小微“三农”融资增量、扩面、增效。截至2023年末,全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涉农担保贷款185.27亿元,累计为3.45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41.7亿元融资担保资金支持。
三是过渡期延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由财政全额贴息并进行风险补偿的小额信贷,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入“三农”领域,助力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12月底,财政贴息金额累计8.82亿元,撬动新增惠农贷款83.15亿元,有力保障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持续稳定运行。
四是支持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加强经费保障,加大信息共享力度,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推动涉农信息与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增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涉农主体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xczx.gxzf.gov.cn/xwzx/mtjj/t181659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