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尖扎县确立“一二三四”乡村振兴行动路径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编者按:脱贫攻坚期间,尖扎县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山上事山下解决”“增收事产业解决”等办法措施,聚力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树立了黄河上游涉藏州县脱贫发展的“尖扎模式”。今年7月9日,尖扎县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围绕“树立青海涉藏州县乡村振兴典型样板”主题,谋篇布局全县今后五年工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理思路、定方向,明确了“一二三四”行动路径。

  ——抓住一个根本。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根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把手合力抓、县级领导干部联点抓”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优化配置村“两委”班子、骨干队伍和专职队伍,推进引智育才工作,做好新一轮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打造“永远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建立以1个信息平台、1个预警体系和1套帮扶举措为主要内容的“3个1”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开展“拉网式”排查,扎实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集中安置区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能融入、可持续致富。

  ——聚焦两个关键。聚焦理念提升,大力开展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和《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活动,驰而不息推进政策解读和观念引导,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更新观念、提升理念,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新进程。加大农牧民职业培训力度,破解群众眼界不宽、认知不足、技能薄弱等问题,培育新型农牧民。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着眼县内县外、山上山下、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实际,主动融入全省“四地建设”发展蓝图,挖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带动效应,促进城乡协同发展。聚焦创新发展,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规划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县级产业园和生态有机畜牧业养殖区为基础,聚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畜产品加工、唐卡制作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提升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合作组织为引领,采取集约经营、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昂拉高铁站路网等牵引性重点项目,打造县域重点商贸物流中心,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谋实三个环节。谋实民生保障工程,加大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控辍保学”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入实施健康尖扎2030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临时救助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搭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高质量促进农牧民群众创业就业。谋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对乡镇村社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谋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推动城镇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逐步实现均等化。加快实施城北新区和高铁新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昂拉乡、尖扎滩乡撤乡建镇,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谋实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提升农牧区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健全党建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机制,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着力打造和谐和睦、团结友爱、互助共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做优四篇文章。做优产业融合文章,实施“加工强县”战略,带动乡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把农牧民聚在产业链上,成为产业工人,更多地分享产品转化增值收益。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着力打好政策、培育、服务“三张牌”,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做优文化旅游文章,挖掘丹霞地貌、黄河风景、卡约和马家窑文化等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景区、景点和精品游线建设,谋划沿黄黄金水岸旅游带,打造德吉村等7个“最美水乡”;在当顺、能科等乡镇大力发展“云上牧场”“云上梯田”“云上林海”等景点建设,全力打造“云上”品牌;将昂拉千户府等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做优生态文明文章。打造“山水黄南·灵秀尖扎”,兼顾县域黄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落实国土绿化面积31.7万亩。建设马克唐镇、康杨镇、坎布拉镇等黄河沿岸生态特色小镇,扎实推进“两污”治理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城乡全覆盖。做优精神文明文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多渠道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提升乡风文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活动力度,保障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厚植乡村文化内涵和振兴基底。(尖扎县委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xczxj.qinghai.gov.cn/zxdt/21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