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委书记刘飞:统筹推进“三园”建设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巩固衔接工作部署,重点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土地回位的问题,将县、乡、村联动起来,创新推进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三园”建设,切实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探索走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驻马店市平舆县委书记刘飞(右)在东皇街道大王寨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调研。
聚焦发展,精心谋划,
创新实施“三园”建设
深入调研论证。乡村要振兴,发展要素必须先回归。围绕如何推进乡村发展要素回归,平舆县坚持用外向思维破解难题、谋发展,先后组织县直单位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赴浙江、江苏等产业发展强省考察学习,为探索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打开新思路。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立足“事有人管、活有人干、产业有基础、市场前景好”四个条件,形成建三园、强工业的发展思路,创新推进以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为龙头、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为支撑、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为网络的“三园”同构发展模式,把产业链条延伸至乡村两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打造乡村振兴强大引擎。
科学谋篇布局。按照“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三园”建设规划纲要,对“三园”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高标准设计,明确各级产业园整体定位、发展方向,实现联动式发展。目前,在现有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用品等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9个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224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建成后将形成龙头带动、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的三级产业园联动发展格局。
专班推进实施。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6个工作专班,明确专人、专职负责推进“三园”建设工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研究制定“三园”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三园”建设工作观摩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推动工作整体提升。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包入驻“三园”企业和项目,通过电话沟通、走访调研、开展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入驻企业和项目需求,帮助入驻企业和项目解难纾困,实现政企高效联动,确保园区持续向好向稳发展。
在驻马店市平舆县万冢镇郭寺村帮扶车间内,农村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三级联动,整合资源,
一体推进“三园”建设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因地制宜、统筹联动,加快推进“三园”建设,形成主导产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发展势头。
做大做强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突出龙头带动。以县开发区为载体,围绕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用品等主导产业,按照“补链条、壮体量、促营销、优服务、创品牌”的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加快优质企业培育,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做大做强。借助入驻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大力发展订单经济,通过“配套设施订单”“服务订单”等,分享产业链条收益,实现产业反哺乡村。2022年,县级主导产业园区入驻企业22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亿元,常年稳定带动3万名群众稳定就业。
做优做特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打造腹地支撑。根据各乡镇(街道)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明确各个乡村振兴产业园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外引内扶、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等措施,吸引本土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配套企业向乡级园区集中,着力培育打造“一乡一业”,壮大乡镇经济体量。目前,已初步建成西洋店镇冷链物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阳城镇木制品加工产业、东皇街道白芝麻加工产业、辛店乡汽车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东和店镇防水产业等6个乡村振兴产业园,第二批15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正加快推进建设。
做精做新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注重联农带农。积极整合现有的村级帮扶车间、藤编外协加工点和农户加工点,支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等,利用村内的闲置厂房、仓库、宅基地等建设共同富裕加工园,通过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开展生产加工,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已整合203个村级帮扶车间和336家藤编外协加工点、5380家农户加工点,建成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224个,入驻户外休闲用品小微企业115家、服装服饰加工企业49家、其他企业30家,带动近6万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
锚定目标,创优服务,
全面保障“三园”建设
始终坚持抓好政策引导、要素保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三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入驻发展,形成共同助力“三园”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
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制定县直帮扶单位、乡镇(街道)、基层党支部“双进双出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做到“选好一个人、配对一班人、带富一群人”。围绕“三星”“四星”支部随处可见、“五星”支部不断涌现的创建目标。对“二星”以下支部加大整改力度,计划三年内把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培养为大专以上学历,全面提升“五种素质、五种能力”,为“三园”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科技赋能。聚焦可持续发展瓶颈制约,坚持全链条打造、集群式发展,通过政策支持、与科研机构合作、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入驻,建立“双创双补机制”,企业研发全覆盖。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与陕西科技大学共建“皮革产业创新技术研究中心”,与王复明院士合作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投入运行,坝道工程医院获批河南省黄河实验室中试基地、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试基地。着力提升前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为建设高质量“三园”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完善政策配套。制定出台《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平舆县2023年“招商引资年”活动实施方案》《平舆县推进“舆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筹备成立“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加大奖补激励力度,对入驻企业和项目给予财税支持、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医疗服务、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政策优惠。在市民之家和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开设“绿色通道”,为入驻“三园”企业和项目提供注册登记、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截至目前,已吸引125名平舆籍企业家返乡入驻“三园”,对接产业项目76个。
做好要素保障。全力加强要素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政府拿一点、集体筹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积极破解“三园”建设资金难题,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企业自主建设”三种模式,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等资金重点向“三园”倾斜,通过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等多种途径,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3.51亿元。同时,将“三园”建设用地纳入《平舆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8000亩,对入驻“三园”企业和项目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供应等灵活供地政策,最大限度满足“三园”建设用地需求。
下一步,平舆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抓实抓好“三园”建设,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作者刘飞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xczxj.henan.gov.cn/2023/12-20/28693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