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除了种菜还到处种花种草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长河村在绿化上“见缝插树”“见地植草”,乡村更美丽。
从武汉出发,驱车前往蔡甸,驶过索河大桥后,沿着嵩阳大道,远远就能看到一栋栋白墙灰瓦的民居。走进村子,村舍错落有致,生态绿地穿插其间,一片生趣盎然,这就是蔡甸区索河街道长河村。由于紧邻嵩阳大道,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曾经贫困落后的村落,如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起民宿产业,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村子打造得像花园
“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没办法走,进村出村都很不方便,村民们互相串个门都很麻烦。”今年70岁的长河村村民龙熏芳回忆说。长河村村支书吴梦波介绍,长河村共有九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1031亩,不同村民小组之间距离较远,比较分散。
“2020年,长河村申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获批。今年4月,项目正式动工,对村民的房屋外墙进行粉刷加固,并把村里原来狭窄的泥巴路进行改造,升级替换成了宽阔的沥青路,村民日常出行方便多了!”吴梦波介绍说,“不仅如此,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稳步实施,我们还积极推进科学的植树绿化工作,‘见缝插树’‘见地植草’,增加了长河村的绿化面积,把村子打造得像花园一样美丽。”
“村子的变化真的很大,有点认不出了。”一位长河村村民感叹说,“以前村子里的路很窄,每年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开车回来,车都进不了村,很不方便。现在村子变美了,不少几年都没回来过的村民说,准备今年春节回来看看。”
路修好了,房子加固了,接下来便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了。“我们在每个村湾修建了健身器材和文化广场,让村民在农闲时有交流的场所,可以健健身、跳跳舞,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吴梦波解释。
龙熏芳对村里改造之后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村里的人,除了种菜还是种菜,哪有人会想到绿化的问题。现在,村子变美了,村子里的花草也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一有时间,我就愿意到村里走走逛逛,看看哪里又开出来一朵花,哪里又冒了一簇绿。”
■ 困难群众各种收入加起来有几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仅把长河村变美了,还通过其他的保障性政策,对村子里上了岁数的村民进行扶持。
龙熏芳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主要以种地为生,“不仅辛苦,一年到头也只能赚个几千元,如果遇到极端气候,还可能颗粒无收,收入很不稳定”。
为此,村里成立了扶贫帮扶小组,对困难群众进行点对点帮扶,保障他们的生活。
现在,龙熏芳在家制作劳保手套,每个月有一两千元的收入,算上村里的帮扶资金和土地流转收入,每年能有几万元的收入。“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龙熏芳笑着说。
■ “务工村”已建设成为“民宿村”
村子越来越美了,村民如何才能抓紧这个机会,让日子也越过越好?据介绍,长河村附近旅游资源丰富,香草花田、嵩阳寺、十里莲华养心谷等离村子都不远,而且村子紧邻嵩阳大道,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吴梦波介绍,以前,外出务工和种植太空莲藕,是长河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近些年,通过三乡工程的建设与引领,再加上村子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吸引了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对村子里的空置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民宿产业,“把我们这个原来的‘务工村’建设成为‘民宿村’”。
“目前,村里已经有一两百户村民能够为游客提供民宿服务。村里还种有太空莲和有机蔬菜,供游客采摘。”吴梦波说。
未来,长河村将继续依托蔡甸区的产业定位,以及长河村靠近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通过民宿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增强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希望在外务工的能人和有担当的优秀助农企业来到长河村,建设有规模的民宿产业,助力长河村乡村产业振兴。”吴梦波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112/t20211224_18812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龙头企业 树立标杆
下一篇: 强寒潮即将来袭,耐寒的红菜薹也在做防护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