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 树立标杆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今年,武汉对接省“十大农业产业链”,重点打造“四大都市农业优势产业链”。
在引领现代种业产业链建设上,积极推动种植、水产、畜牧三大产业的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种业龙头企业参与共建洪山实验室。
在打造高质量“菜篮子”产业链上,高效完成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总产量达标。加快开工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积极培育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供应链协同平台和农业产业电商平台。
在创新驱动农科创产业链价值链上,以农创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动物疫苗和生物饲料添加剂为重点,聚合打造农科创全产业链。
在拓展“农业+”产业链功能链方面,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亿元;乡村休闲游持续火热。
打造“四大都市农业优势产业链”,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标杆引领。为此,武汉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发展政策,培育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推荐益海嘉里、宏农农牧、回盛生物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增至16家。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究竟有哪些“尖板眼”?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益海嘉里:连谷糠灰都不放过,打造水稻循环经济
在益海嘉里,一天可加工500吨大米的厂房,仅需6个人操作。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有一座外表朴素的工厂,门口总是飘着诱人的芝麻油香气,这就是益海嘉里(武汉)公司。益海嘉里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等品牌,都产自这家公司。
在益海嘉里,收购的稻谷可不仅仅是变成米。这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用一系列世界上最先进的“尖板眼”技术,把加工水稻的副产品米糠和稻壳作为原料再加工、综合再利用,同时通过水稻循环经济,带动米面油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升级延长,同步实现节能减排,俨然成为省、市政府推动的优质稻米产业链强链、补链的一个缩影。
■ 订单农业让企业和农户成利益共同体
稻谷加工的第一步是收粮。益海嘉里厂区里大型粮食存储罐排列整齐,运送原料和成品的货车来来往往。但这并不是益海嘉里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它从稻米生产的源头就介入,联系专业的合作社,让他们按照公司的要求来种植。
如何改造土地,如何选择种子,包括一些田间管理、收割,益海嘉里都派出专家指导。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控制产品质量,用收购价格的上下浮动来鼓励种植户的积极性。从市场需求出发,让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户增收的同时,实现种植结构优化。
■ 智能生产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东西湖益海嘉里工厂如今已拥有数百万吨的强大加工能力——稻谷年加工26万吨,小麦年加工50万吨,菜籽、大豆压榨年加工50万吨,精炼食用植物油年加工52万吨,中小包装油年加工40万吨。这一切都得益于生产的智能化,一个一天可加工500吨大米的厂房,仅需6个人操作。
在面粉加工车间,来自瑞士的分拣设备,能够在加工前就把小麦按照质量细分,这样成品的品质就能够分级,销售时按质论价,一样可以提高效益。
在中小包装油的车间,从自制瓶胚到瓶盖,再到食用油灌瓶及贴标、成品包装油入库,都在三层楼的厂房一次性完成,一栋楼仅需几名操作工人。“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避免了污染,第二是方便防伪。智能化的生产线保证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益海嘉里相关负责人介绍。
■ 米糠成油,不与良田争耕地
益海嘉里即将投产的二期工厂,代表着它首创的以“水稻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二期工厂除了年加工稻谷34万吨,更重要的是稻米油压榨年加工量18万吨,稻米油精炼年加工量6万吨。
没错,益海嘉里可以把稻谷加工后的米糠拿来炼油。“之前稻米油的炼制技术只有日本有,我们通过研发也拥有了同样的技术,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控制米糠和稻米油不酸败变质,并保留谷维素等有益的成分。现在我们集团的稻米油能出口到日本了。”益海嘉里相关负责人说。
稻米油因其营养比例均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它更大的优点在于,不与粮田争地盘,米中自有黄金油。如果全国年产两亿吨水稻的副产品米糠全部用来榨油,相当于1300万吨大豆的出油,这等同于为国家节约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耕地,将大大提高中国食用油的自给率。
不仅米糠能够循环利用,稻米油的副产品和米糠粕中,还能提取脂肪酸、米糠蜡、米糠脂、谷维素、阿魏酸,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例如益海嘉里的洗洁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 稻壳做燃料,稻壳灰“变轮胎”
稻谷变成米,之前被称为“黄色污染”的稻壳在益海嘉里也是宝贝。榨油需要大量的电,稻壳燃烧则可以发电。益海嘉里稻壳燃烧锅炉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并且通过了验收。全部锅炉改造完成后,将可以完全替代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还能降低碳排放,让稻壳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更让人惊讶的是,稻壳灰都能被物尽其用。它也有两种衍生品——一种是吸附能力很强的活性炭,另一种则是能加在汽车轮胎里的白炭黑。白炭黑添加到轮胎里,能增加橡胶的强度,降低滚动阻力,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是生产绿色轮胎的最佳原料。
从稻谷到米,再到米糠油、洗涤试剂,从稻壳燃料发电,到稻壳灰形成的轮胎添加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在益海嘉里的循环经济利用产品展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产业链也在循环经济利用中被不断拉长。
将宝贵的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由粗放种植向精准生产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使农业产业定位更准、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益海嘉里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有益之路。
回盛生物:专注科研创新 “守护”餐桌肉食安全
回盛生物研发部的科研人员在研发。
坐落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是中国唯一一家以兽用化药制剂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
未来5年,武汉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动物疫苗和生物饲料添加剂为重点,聚合打造农科创全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进行新型兽药、新型诊断试剂和先进仿制药研发以及生产工艺开发,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排名国内前列的动物保健企业,回盛生物在当中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
■ 智造:
兽药制剂标准化更安全稳定
在回盛全新的三层楼“智能智造”工厂,生产从第三层开始。
在第三层的上料区,物料经自动拆包进入混合釜,MES智能系统指挥生产全程。无尘操作,精确配比,完全混合。符合标准后,MES给机器发出指令,激光搭载料斗,将混合好的物料自动运输到第二层的卸料站,通过洁净管线到达一楼包装车间,密闭分装、赋码、封箱后通过提升机转运到仓库。
立体仓库通过WMS系统进行管理,对接ERP和MES系统,实现货物出入库的智能化控制。7000多个货柜,可存储3000多吨货物,同时分设阴凉库和常温库,以满足药品不同储存条件的要求。
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包装、转运、仓储等操作,均在空无一人的全自动化工厂内完成。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令这个工厂一个班次只需要5名员工,就可以生产15吨优质的药剂。而工厂全年可生产1万吨产品,只需要两个班次、十余名员工就能完成。
除了节省人工,智能智造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药品的安全和药效,维护兽用制剂的稳定。
■ 研发:
人才优势“治愈”更多物种
在回盛生物的展示大厅,有一块展示“科研成果”的展板。目前,公司已经受理的专利申请74项,已授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已取得国家新兽药证书11项。所有的数字都是用活动吸铁石吸在展板上,“数字随时会增加,更新频率很高”。回盛生物的目标是5年内跻身全球动保行业20强,靠的就是一项项的专利和新药。
回盛生物生产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万菌素,产能及销量均位居全球前列,从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发展。即将投产的新药泰地罗新,从立项到研发到报国家审批,历时近10年时间。“它是长效制剂,广泛应用于猪呼吸道疾病的广谱抗菌药物,一次给药全程治疗,相信大型养殖企业都会是我们的客户。”研发事业部总经理李硕说。
李硕介绍,回盛研发部目前工作主要分为两块,一是新药研发,正在研发的新药项目25个,涵盖猪、禽、反刍动物、水产、宠物等大类;二是在产品的工艺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性能,提高性价比。从6人研发团队到103人的研发团队,从一个实验室到整栋实验楼,对科研的重视及取得的成果,铸就了回盛冲击全球动保行业前20强的信心。
■ 机遇:
保障动物安全就是守护餐桌安全
目前,温氏、正大、中粮等全国排名前列的养殖企业,大多都和回盛生物有合作。对于自家卖出的药物,用多少、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回盛生物都会派出技术顾问上门服务。规模化的养殖,更需要合法合规使用合法药物。
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出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之前在饲料里添加微量抗生素的行为被禁止。这就意味着好品质的兽药需求量会增大,对于回盛生物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回盛生物把武汉强大的教育力量转化成科研力量,再把科研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量,借着国家农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打造农科创全产业链。“中国每年出栏7亿头猪、130亿只禽类,还有水产用药、正高速发展的宠物用药等等,一年600多亿元的市场,回盛生物想占有更大的份额,守护更多的健康。”李硕说。
宏农农牧:百万只蛋鸡产业园没有喧嚣没有异味
在宏农,每颗鸡蛋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上市。
黄陂,木兰故里,武汉的后花园。在通往国家5A级木兰山风景区的主路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分叉路,拐进去之后,依旧是和景区一样的山清水秀,世外桃源。没有喧嚣,没有异味,谁都想不到,这里有一家拥有百万蛋鸡的现代化养殖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就在5A景区旁边养鸡,建造了一座现代化养殖产业园。
■ 无抗养殖,首批全国达标企业
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的产业园占地2600亩,鸡舍只占中心的300亩地。进入鸡舍,先要喷雾消毒,百万只蛋鸡,享受着木兰山边新鲜的空气和丰富植被的第一层保护,又在鸡场享受着低容积率“住宅”的第二层保护。
鸡舍根本就没有异味。德国数字化厂房保证鸡的投喂,装有24小时通风系统的鸡舍是恒温的;日本kotshin有机肥设备处理鸡粪。鸡喝的水,是宏农农牧在山间无人区筑坝聚水自建的10万立方米的水源地,水通过净化处理,过滤、消毒后可达到直饮水的标准;鸡吃的饲料是专选内蒙古、西北等地的优质玉米、豆粕,在宏农农牧自建的两座标准化饲料厂进行加工,分级除杂之后才用于喂鸡。
环境、饲料、饮水的精细,确保了鸡群的健康。同时,宏农的鸡拒绝任何抗生素,而是通过食用黄芩等中药进行保健。宏农农牧是国内首批无抗养殖试点企业,并于2020年被评为农业农村部首批无抗达标企业。
■ 精确分拣,合作者都是大牌企业
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法学硕士出身,建立的养鸡场同样非常严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数据、专有名词信手拈来。去美国、德国、荷兰、丹麦考察,引入现代农业的观点,张宏林深信,鸡蛋要像工业品一样标准化产出,这样的蛋才是好蛋。
虽然鸡舍已经达到豪宅标准,但要让每一颗蛋能达到上市标准,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是人工挑选,将沾了羽毛或脏物的鸡蛋拣出来。紧接着,荷兰Moba公司鸡蛋分拣生产线来了。这条生产线投资数百万元,鸡蛋来了,首先快速自动清洗、风干;接着15秒紫外线照射,灭杀蛋壳表面残留有害菌;然后光线照射,检查有隐藏裂纹的不合格鸡蛋;再是称重,按克数不同,分5个等级自动进入各自“车道”;最后才是喷码、装箱,喷码可回溯到每一枚鸡蛋的生产日期,产自哪个鸡舍,甚至具体到哪一只鸡。
宏农的每一颗鸡蛋,出厂必须经过这些步骤。除此之外,宏农还采用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的形式,进一步确保鸡蛋品质优异。
因为货源稳定品质高,宏农农牧的鸡蛋供应给无穷、徐福记、皇冠、豪客来、秀玉等国内多家大型食品餐饮企业,在多年经营中已建立比较稳定的渠道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还供应武汉各大商超,“木兰山”商标深受消费者认可,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2020年疫情期间,宏农农牧为武汉市供应了超过5000吨鸡蛋。为了适合电商销售,公司为鸡蛋设计了双层“夹心”包装,整盒鸡蛋可承受180斤的压力,避免在运输中破壳,让好鸡蛋进一步在网络销售上全面开花。
■ 变废为宝,发展林果茶蔬种植循环模式
如今的宏农农牧产业园建于2012年,选址于木兰乡的荒山荒地上,从建设之初就重视环保,遵循循环农业的理念:公司在开山填土进行建设时,和木兰景区融为一体;投资6000万元建设4万平方米的有机肥厂区,将粪污经生物发酵形成优质有机肥,让鸡粪不臭还能变废为宝。
除了300亩的核心养殖区,产业园还有2000亩种植了林果茶蔬,充分利用了鸡粪产出的有机肥,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了完整的农业循环模式。养殖区、种植区构筑了产业园,产业园又与18.6平方公里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融为一体。
鸡蛋从作坊式生产到规模化生产和企业化运作,宏农农牧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实现蛋鸡养殖的“腾飞”。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112/t20211224_18813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科学认识外来物种 携手维护生物安全
下一篇: 村民除了种菜还到处种花种草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