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大足:蔬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百姓增收得实惠

发布时间:2021-12-16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5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近日,笔者在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古林村蔬菜基地看到,村民正在收获丰收的小白菜。

  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振兴”,只有把乡村的产业发展做好了,才可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而产业振兴,就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带动全村的产业发展,让村民富足。

  “宝顶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所在地,地理位置离大足城区近,而且土壤以沙及紫色土为主,显酸性、中性,亚热带湿润气候也非常适合发展蔬菜产业。”大足区委办帮扶集团驻宝顶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贵川说。

  工作队充分结合宝顶镇区位交通、自然禀赋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在大足区国资企业的支持下,筹集6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分别在慈航社区、古林村、荷叶村等三个村(社区)发展蔬菜产业,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该工作队已经帮助古林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和2名产业带头人实施古林蔬菜基地项目(一期30亩)。初步商定的合作方式为“集体经济+产业带头人+流转土地农户”,集体经济与产业带头人按出资比例享受权益,农户通过取得土地流转金获得保底收入,并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

  针对古林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发展资金的难题,工作队经过多次考察,充分论证后,决定从宝顶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无息借款20万元,启动该项目;等待成功运营后,蔬菜基地将集体每年收益分红的50%以上资金归还至资金池。还与区内连锁超市达成购销协议,打通生产与销售环节链条。

  古林村67岁的周大玉,是发展蔬菜产业受益人。以前,由于年龄大的原因,无法外出务工,致使家庭没有收入来源。今年,实施古林蔬菜基地建设后,她每天就来到家门口的田间,采摘蔬菜,每天工资可以达到60元,每月收入也有1500元左右。

  村里66岁魏远秀,子女也不在身边,平时闲散也无事。现在在蔬菜基地务工后,每月收入也有1000多元。为此她非常高兴。目前,与周大玉、魏远秀类似,当地已经20多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务工种植蔬菜。

  如今,宝顶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12/t20211215_101719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