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嘉乐镇人民村践行“五新”联动机制跑出蚕桑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11-05来源: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高县嘉乐镇人民村聚焦蚕桑产业发展中的经营模式落后、标准化程度弱、资金技术短缺等短板,创新建立“五新”联动机制,通过引进新品种、集成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应用新机具、实践新机制,着力培养蚕桑产业发展新动能。2020年,实现茧款收入26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成功创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引进新品种,基地优势更加突出。人民村坚持“品种优先”发展理念,以建设现代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致力于蚕种、桑树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聚力打造优势产业示范带。依托新丝路公司先进的蚕种管理控制技术,积极推广适合川南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川山×蜀水”“秋华X平30”等优质蚕种,实现了优质高产蚕种的普及率达100%。同时,以科技示范项目为抓手,大力宣传推广,不断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引导农户引进“川桑98-1”“强桑1号”等发芽早、叶病少的精良桑叶,优质桑园推广面达100%,亩桑产叶量可达1200公斤,较改种前增产120%。

  集成新技术,蚕茧产品更加优质。为进一步擦亮“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招牌,人民村不断优化“蚕技站+共育室+蚕桑科技员+蚕农”为支撑的服务体系,着力狠抓小蚕共育、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和仪评收茧“三大蚕桑关键技术”的推广落实,探索工厂化养蚕和试验饲料养蚕技术。以年育种6000张的小蚕共育工厂为标杆,引领全村4个小蚕公育室落实小蚕共育技术,小蚕共育率提高到98%。积极推广大蚕养殖新技术,推广运用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有效减少双宫茧和黄斑茧,优质茧比例较使用方格蔟提高30%,能缫制 5A、6A丝的优质茧比例达90%以上。同时,采用仪评收茧,以规范仪评定级方式确定鲜茧等级和价格,评级过程公平、公开、公正,真正体现好茧好价、优茧优价。

  探索新模式,业态融合更加深入。以增加亩产效益为目标,探索“蚕桑+”发展模式,推进蚕桑与种植业、养殖业、初加工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桑园总体效益提高了50%以上。通过对桑园土地时间与空间的综合利用,探索“蚕桑+种植业”发展模式,建成桑园、粮食、蔬菜套种面积2200余亩,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按照农业发展生态高效的要求,探索“蚕桑+养殖业”发展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落地落实,投资177万元,建设沼液池1个,铺设灌溉管网4公里,覆盖桑园面积1800余亩,在有效处理畜禽粪污的同时增加了桑园肥力,降低了蚕桑生产成本。以延长产业链为重点,探索“蚕桑+初加工”发展模式,加大对饲料桑、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桑园综合效益。

  应用新机具,生产效率更加高效。人民村紧紧围绕“小农机带动大农业,机械化带动新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进、推广、试验一批简便易学的新机具,蚕桑产业种、养、收各环节的机械化率达85%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方面,落实好农机补贴优惠政策,在桑园管理上大力推广电动修枝剪、自动喷药机、自动除草机、诱捕器、杀虫灯等机具,在养蚕环节大力推广自动切桑机、自动消毒机、自动采茧机、省力蚕台等机具,在全村范围内有效普及了机耕、机修、机采、农机植保等机械技术。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机研究院、西南大学等院校的合作,试验智能小蚕饲养机、全自动养蚕生产线等高精尖机具,力争早日实现蚕桑产业“破茧重生”。

  实践新机制,集体经济更加富有。人民村创新建立“财政补贴、企业补助、集体经营、二次分利”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利用蚕桑产业专项资金奖补政策,对高标准桑园、小蚕共育室、大蚕工厂和标准蚕棚建设给予补助,2020年兑现补助133.7万元,大大调动了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入,通过“共育+仪评+蚕农”的模式对蚕农进行优质茧补贴、利润返还、配套提供蚕用物资等,2020年共兑现补贴21.18万元,龙头企业带动效果显著。支持村集体公司领办现代养蚕工厂,通过农户土地入股、利润合理分成、就近就业务工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现经营小蚕共育工厂1座,现代化大蚕养殖工厂6座,实现年共育小蚕5000张,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135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368.2元。在村级集体“三资”清理的基础上,完善村级资产股权量化,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落实好财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群众在获取土地流转费、务工费之外,还能参与集体资金的二次分利。

  下一步,人民村将以全国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做优标准化蚕桑基地,积极推广现代蚕桑技术,大力发展蚕桑综合利用,促进现代蚕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做到业态最全、链条最长、效益最好、示范性最强,打响人民村“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的招牌,跑出蚕桑发展“加”速度。


原文链接:http://nyncj.yibin.gov.cn/qxdt_86/gx/202110/t20211026_16565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