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文昌300亩稻田迎来“抢救性丰收”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0月14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轰隆隆!”10月14日,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的300亩稻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尽管不久前受强台风“麦德姆”影响,这片晚稻曾遭遇泡水受灾,但经过多方合力抢救,如今亩产仍达600斤左右,让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婷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文昌300亩“公坡香米”台风后抢收。记者 吴岳文 摄
10月5日,强台风“麦德姆”给文昌水稻产业带来重创。王婷介绍,公司3949亩未收割水稻不同程度受灾,预估损失产值达300万元。文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台风导致文昌全市超4万亩水稻受灾,即将收获的稻穗和处于扬花期的稻株倒伏在积水中,水稻生产面临严重损失。

文昌300亩“公坡香米”台风后抢收。记者 吴岳文 摄
“首先是排水,防止穗发芽!”作为文昌市水稻协会会长,王婷深知灾后抢救的紧迫性。10月7日,海南省农科院迅速行动,联合文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受灾现场,围绕排水降渍、倒伏稻株抢救、灾后病虫害预警等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和农户科学救灾、恢复生产。

文昌300亩“公坡香米”台风后抢收。记者 吴岳文 摄
技术护航的同时,物资保障也同步跟进。10月12日,海南省农科院携手海南恒达丰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向文昌市水稻协会捐赠了复合肥、氨基酸叶面肥、病虫害防治农药等14类农资,总价值达22.41万元,可覆盖4万亩水稻田的灾后复产需求。不仅如此,省农科院专家还针对水稻品种改良、加工技术升级、育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构建起“物资保障+技术赋能+产业规划”的全方位帮扶体系。

文昌300亩“公坡香米”台风后抢收。记者 吴岳文 摄
10月14日上午,记者在公坡镇水北村田洋看到,数台收割机穿梭在稻田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饱满的稻粒源源不断地装入运输车。“尽管相比往年减产了三成,但能在台风后抢收回这些稻谷,我已经很欣慰了。”望着眼前的丰收场景,王婷感慨道。此次抢收的300亩“公坡香米”,正是当地水稻产业抗灾复产的生动缩影。
记者了解到,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公坡镇政府共建的“公坡香米”区域公共品牌,早已构建起涵盖品种选育、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在水北村发展过程中,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共同注资建设稻谷烘干厂、大米加工厂及冷藏储存仓库,直接推动当地香米产业升级。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带动香米产业产值超3500万元,覆盖2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60万元,同时吸引众多青年返乡创业,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510/t20251015_39461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天涯时评丨推动“海南鲜品”升级出圈
下一篇: 东方“渔光互补”项目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