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美丽庭院+”建设的乡村振兴多重奏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记者贺梦娇
一方庭院,满室时光,四季常绿,花果飘香。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以“美丽庭院”创建为重要抓手,正全力铺筑一条融合生态美、民生暖、文明韵的乡村振兴之路。其《庭院美“点靓”乡村美——闵行区以“美丽庭院”方寸地,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工作案例,凭借在民生实事领域的突出成效与创新实践,荣获上海市2024年度“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工作优秀案例。
不止是颜值上的提升,闵行凭借“美丽庭院+”,让村民增收有路径、康养有温度、邻里有欢声。
“美丽庭院+村民增收”,小庭院构建增收新途径
“庭院不只是好看,更能让日子甜起来!”闵行区浦江镇汇东村4组秦先生的庭院,正是最好证明。竹架上的葫芦随风摇曳,满院绿意里藏着增收希望。“美丽庭院+村民增收”模式在此大显身手,将小小庭院巧妙转化为“致富宝地”。
风掠过汇东村的街巷,竹架上的葫芦晃晃悠悠,圆润饱满,路过的村民总忍不住多望两眼:“老秦家这葫芦,既好看又能换钱,真是把庭院用活了!”过去,他家院子只种花草,难见经济效益;如今,汇东村牵头“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引进非遗套板葫芦企业,秦先生顺势种起葫芦:“葫芦谐音‘福禄’,听着就讨喜,种着心情好,还能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简直是一举两得!”
每年4月,村里为像秦先生这样的种植户统一发放优质葫芦苗,还通过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等方式,帮助村民提升葫芦种植技术。更贴心的是,村里积极对接企业,签订葫芦成熟后按个全部收购的协议,消除销售顾虑。“每年就种这几颗葫芦能增收500来块!”秦先生笑着说,“花能看、葫芦能换钱,日子美得很!”
目前,汇东村葫芦种植户已超200户,这股热潮还如同星星之火,逐渐蔓延到周边村落。“美丽庭院+村民增收”模式,既扮靓家园,又拓宽村民致富路,更勾勒出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画卷,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美丽庭院+舒心康养”,暖护老年人安稳生活
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晚年的幸福,不只是吃得好、住得好,更需要出门有人扶、邻里常问候、院子里有生机的生活氛围。在闵行区梅陇镇永联村银虹花苑,罗大爷的“康养庭院”生动诠释了“美丽庭院+舒心康养”模式对农村老年友好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年近八旬、行动不便的罗大爷,借助“美丽庭院”改造拥有了专属康养空间,每步都有小欢喜。走进庭院,只见主路径上搭建了实木廊架并加装稳固护栏,以防老人脚底打滑摔跤;原混凝土台阶换成了防滑木质地板,方便助行推车;草坪区围矮木栏成户外复健区,天气好时老人可在此活动关节;廊架下的实木种植箱更是“宝藏”空间,番茄红了、茄子紫了,老人伸手就能摘到新鲜蔬菜,既省下日常开销,侍弄蔬菜时也锻炼了肢体协调性。
而通过“美丽庭院”建设,罗大爷生活的便利性也得到了提升:罗大爷学会用线上购物平台,足不出户就能下单,外卖员、快递员也按需提供暖心服务,把货物放在庭院内专门的置物架上,或帮忙搬上助行推车并告知存放事项,切实解决老人搬运物资的不便;邻里常来串门,陪他在廊架下唠家常、摘蔬菜;村干部每月上门走访,解决庭院设施维护、物资采购等难题,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被温暖包围。
这样的“美丽庭院+舒心康养”模式,不仅改善了罗大爷这样的老年村民居住生活条件,更播撒下村委关怀、邻里互助的“温暖因子”,为老年友好型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老人在乡村温暖中安享晚年。
“美丽庭院+乡风文明”,小院串起邻里温情
“乡村的美,藏在庭院的方寸之间”,闵行区浦江镇汇北村10组王先生的庭院,正是这句感慨的生动注脚。庭院内紫藤绕架垂紫穗,红枫映院显生机,既有藤蔓缠绕的诗意,更有邻里相聚的暖意,成了村民口中的“幸福打卡地”,也诠释了“美丽庭院”与藤蔓美景、家风文明、邻里关系相融共生的价值。
推开院门,红枫似火、紫藤蜿蜒,在“一房一藤蔓”指引下,王先生巧借垂直空间搭配植物,让小院景致和谐丰富。鱼池旁、假山边可饮茶闲聊赏景;废旧物品也被改造成园艺装饰,既环保又添趣味。
这处美景更成了邻里交流的纽带:村民常来观赏,围着请教养花技巧。他更主动当“美丽庭院创建指导员”,鼓励村民参与,不少人表示要向他看齐,打造自家美景。
这种“美丽庭院+家风”模式,以庭院“小美”推动乡村“大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邻里和谐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
多年来,闵行区以“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动态管理”为核心机制,不断推动“美丽庭院”建设落地见效。首先,制度引领、多元联动激活力。以“政府引导、村民自愿”为核心,闵行通过专项奖励、财政支持筑牢政策根基,联动企业构建“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实现“美丽庭院+村民增收”双赢。其次,因地制宜、精准服务解民忧。组织专业力量提供园艺指导,推出“一米菜园”和康养庭院等定制方案,既破解“建院无方”难题,又为老年友好型建设积累经验,彰显民生温度。再次,示范带动、文明和谐聚合力。通过选树区级示范户、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典型分享经验促进邻里共建,推动形成“庭院美、家风正、邻里和”的良好风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多措并举之下,闵行在庭院这“方寸之地”,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绚丽“新图景”。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51016/c1f0344a224c44aeb88702770b06bcf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奉贤“小南瓜”撬动“全链条”大产业
下一篇: 稻田画中看奉贤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最新发布
- 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中国渔政32501船2025年度维修服务项目招标...2025-10-16
-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水稻绿色丰产优质关键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询...2025-10-16
- 矮杆耐密高产大豆“东生89”测产与学术成果鉴定会在五大连池市圆满落幕多...2025-10-16
- 一图读懂《2025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25-10-16
- 肉羊体系岗位专家赴羊场开展肉羊品种改良和饲养管理效果分析2025-10-16
- 驻村工作队铺就“致富路”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