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北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采用“1+7+1+N”总体框架,将举办1场开幕式及全体会议、7场专题会议、1场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多场平行会议及国际交流活动。

  当前,北京正在构建高效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首都之窗”。记者探访发现,亮相大会的丰硕农业科技成果,其背后正是政策、人才、机制等多元新动能的集中迸发。

  农业中关村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选址平谷区,也旨在向全球推介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一港两翼三镇全域全场景”。

  记者来到位于平谷区京瓦中心的国家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时,一排排精密仪器正在有序运转,科研人员专注地操作。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110名研究人员先后入驻,这里已成为我国蔬菜育种研究的高地。

  “过去甘蓝8年才能创制的不育系,现在2年就能完成。”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秦宇轩告诉记者。

  2024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还组建了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从优化科技投入机制、修订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入手,进一步有效打通科研到产业的堵点。

  目前,除蔬菜生物育种实验室外,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等20余个项目正加速推进,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75%。

  “小切口”支持推动大突破

  在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记者注意到,科研人员进行的细胞培育肉实验被制作成了手册,受到参观者关注。

  “通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我们获得了市级部门精准政策支持。”丰台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来食品部副部长李石磊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已在细胞培育肉产业化生产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建成了国内首条200升细胞培育鸡肉工业化生产示范线。

  “通过‘小切口’项目支持,公司获得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与推广资源,推动技术从中试快速迈向产业化。”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蛋白工程师李重阳表示。作为一家致力于将工业尾气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原料的企业,其研发的乙醇梭菌蛋白目前年产能已达2.32万吨,广泛应用于多种配合饲料中。

  近两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抓住科技这个新动能,立足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33项“小切口”试验示范项目,在宠物医疗、绿色种植、畜牧养殖等多领域取得突破。

  揭榜挂帅激发企业活力

  “揭榜挂帅”构建了“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验卷”的创新生态。北京市在市、区、企业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市级层面,凝练关键技术需求,形成榜单任务,经专家评审择优支持,张榜遴选;区级层面,面向全球征集实施主体和解决方案;企业层面,主动设榜,投入攻关。在大会上亮相的首农食品集团,通过该机制开展了智能温室国产化攻关,自主设立项目,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推动大番茄产量显著提升至每平方米45公斤。

  这一机制不仅助力龙头企业如大北农、首农集团巩固技术优势,也培育了京研益农、嘉华种猪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共同构建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北京市正进一步优化企业重点实验室布局,聚焦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智慧农业等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攻关。目前,北京近70%的在研农业科技项目有企业参与。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zdt/74378719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