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四方笋,绿了青山富了民
发布时间:2025-10-09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幽深竹林里,李艳手起刀落,一根根鲜嫩的四方竹笋应声落入背篓,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笋香。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的群山间。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黄坪村欧菜坪屯村民李艳背着竹篓,穿梭在茂密的竹林里,采摘着大自然馈赠的珍馐——野生四方竹笋。

“我们三江的四方笋,可是名副其实的‘山珍’。”李艳一边麻利地剥去笋壳,一边笑着说,“我们这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超过89%,出的笋子特别脆嫩、味美、多汁。”

三江乡与湖南永州、广西贺州交界,是恭城母亲河茶江的源头。这里山峦连绵,溪河密布,森林覆盖率高达89.3%。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孕育了品质上乘的四方竹笋。
“我们这儿无污染,水土条件特佳,竹笋口感特别好。”李艳轻抚着刚采下的鲜笋说道。
近年来,三江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三江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力争把三江建设成“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美丽家园。“我们不再是靠砍木头、竹子为生了,保护好绿水青山也能带来幸福生活。”李艳表示。

据了解,三江乡每年生产四方笋、黄笋等鲜笋约35吨,小小的竹笋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今天上午半天采摘四方笋连竹笋壳大概在60多斤,变成鲜笋在27斤左右,市场零售价格每斤8元,半天的收入也还算可以,去年以来我家来自生态经济的人均纯收入比之前增加了不少。”李艳开心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守着我们这片宝地,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的村民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在大地上,让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这片绿水青山不仅守住了乡愁,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260287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清香不与群芳并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