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稻米学研究顶流相聚桂林 为超级米粉稻培育及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
发布时间:2025-09-2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国内外稻米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在灵川县潭下镇花桥荣记超级粉稻试验田参观。(麻智伟供图)
  (记者何平江)9月22—25日,来自国内外稻米学研究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相聚桂林,为桂林米粉专用超级稻的种植、加工现场把脉,为推动桂林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3日,日本福冈京筑农业协同组合超级顾问、日本著名农学专家尾形武文博士,稻米食味研究专家、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河南工业大学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显青,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教授赵思明,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郝再彬,广西自然微生物技术应用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徐征遥博士等国内外稻米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专程前往位于灵川县潭下镇的花桥荣记超级粉稻试验田参观,实地了解米粉专用超级稻的培育、种植等情况。
据悉,专门做桂林米粉的稻米与普通稻米核心区别在于:一是品种区别,米粉选早籼稻或专用米粉稻,米粒细长坚硬;米饭选用普通稻米,米粒短圆偏软。二是米粉专用稻,直链淀粉含量22%以上,能保证米粉爽滑弹牙、久煮不烂。三是米粉生产加工环节更严苛,不仅会筛选剔除碎米,通过陈化降水分,还需轻度去除蛋白。四是用途定位截然不同,前者核心目标是契合米粉的口感要求,后者则用于焖饭、煮粥等常规食用。
专家们还就发酵米制品创新课题展开研讨。据悉,与会专家在稻米的品种遗传改良、高产栽培,食用稻米的理化特性、淀粉结构与功能、食味品质形成机理及评价标准研究,稻谷适度加工与营养保留,稻米深加工与专用品种选择,植物生理与微生物技术,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解析、菌种选育及发酵等领域研究造诣颇深,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代表。
研讨会上,专家们聚焦“全球发酵米制品创新”,从各自擅长的专业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工艺,让古老的风味焕发新的生机,从而让米粉产业提质升级。共同解答从“一颗稻种”到“一碗米粉”的全产业链课题,为全球发酵米制品的创新发展贡献“桂林方案”。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米粉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以及花桥荣记等桂林米粉企业参加研讨会。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260130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桂品入湾·山海大集”桂林丰收节展销活动在深圳举办
下一篇: 从兴安葡萄田到瑶乡火塘边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