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区:农业产业“精而美”助推乡村振兴“快而优”
发布时间:2025-09-2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长洲区积极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日前,该区智慧农业食用菌种植首批喜获采收,生态渔业养殖也顺利出塘,标志着长洲区在设施农业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日前,在长洲区源奇智慧农业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整齐菌架上洁白饱满的秀珍菇长势旺盛,工人们穿梭其中,手持剪刀熟练地进行采收。据了解,该项目引入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工业化种植模式,新建钢结构菌棒生产与培育车间各3000平方米,配备39间标准化出菇房和现代化菌种研发中心。项目采用架空式可移动种植箱体,依托全自动控制系统精准调节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不仅不改变土地性质,还可将单位产量较传统方式提高7—10倍。
源奇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甘展维:“目前产品每天出产量大概在三吨左右,每天的产品主要销往南宁和广州。通过冷链专车直接配送过去,我们与当地村民的合作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形式,带动农民一起参与。在这里打工的村民,工资按小时计算,每天大约能赚一百多到两百多元。”
与此同时,长洲区生态渔业发展也迈出新步伐。在龙平村嘉禧农场现代化罗非鱼养殖基地,自动投料机向池塘抛撒饲料,顷刻间数千尾罗非鱼竞相跃出水面争食,鱼群游动激起阵阵水声。据了解,当地养殖户充分利用坑塘资源,实施罗非鱼集约化养殖,建成15亩罗非鱼养殖水面。通过引周边流水入塘,既降低养殖成本,又提升鱼类品质,共投放鱼苗3.5万余尾,预计产量可达4万斤以上,收益约20万元。
嘉禧农场生产负责人 陈伟明:“我们的养鱼技术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我们的养殖成本在4.2元左右,当地可能要4.5元到5元,所以在本地有相对的优势。我们的计划是一年出两次鱼,大约7万斤。”
智慧菌菇项目以科技赋能实现高效生产,生态渔场则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效益,共同构建长洲区“精而美”的农业模式,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也将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59885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藤县的蜜柚成熟啦
下一篇: 做好台风天气前后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最新发布
- “北大仓”丰收在望2025-09-23
- 在中国产粮第一大省见证“收获季”2025-09-23
- “黑土优品”登陆央视新闻频道2025-09-23
-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在铁力市举办水稻大豆单产提升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示范现场...2025-09-23
-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政策——跨省务工交通补助如何申请2025-09-23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通告(2025第024号)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