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乘风破浪 长歌奋进——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述评之三

发布时间:2025-09-17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只需7毫秒,新疆的电就能闪送到重庆。

  今年6月,“疆电外送”第三通道投入运行,为重庆人民送去清凉,实现盛夏空调自由,这标志着新疆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疆电外送”是新疆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大局的生动写照。70年来,新疆持续推进电力、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满庭芳。70年来,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1955年的12.3亿元到2024年破2万亿元,产业结构实现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根本性转变,第三产业占比近半。今日新疆,经济“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不断增强、“新”的质效大幅提升,成为中华大地上生机勃发的热土。

  新亮点: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9月11日,石河子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内,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制造无人机。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新疆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开辟产业新赛道的重要抓手。新疆地域辽阔、可用低空资源充沛、气象条件稳定、应用场景丰富,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两年前落户石河子的天域航通,已实现无人机量产下线。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并展现出万亿元级市场潜力,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新发展阶段,新疆谋划到2035年通用航空服务实现在重点地区、重点团场“县县通、团团通”目标。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强大算力支撑。新疆凭借能源优势,特别是富集的风光资源,正加快布局算力产业,力争在拼经济、促发展的竞争格局中,“算”出新疆新机遇。

  克拉玛依,这座曾经的“戈壁油城”已建成1.7万P智能算力,跃升为全疆第一的“算力新城”。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地企业——克拉玛依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档白油作为服务器冷却液,实现全浸没式散热。

  瞄准算力产业及新能源产业市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克石化,研发出绝缘矿物型油基冷却液,这些冷却液不仅能用于服务器散热,还可用于新能源储能设备润滑降温。

  算力的背后是电力,新疆已被列入算电协同试点省份,其背后正是“能源+算力”的整合创新能力。截至今年7月底,新疆电源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约60%,新能源已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

  如今的新疆,戈壁荒漠之间,风机如林、光伏如海,绿色电能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是新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如果说新能源产业是驱动未来的“绿色引擎”,那么数字经济则是连接万物的“智慧神经”。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发展浪潮澎湃,新疆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发展,建成一批数字工厂、数字乡村、数字油田、数字棉田等。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新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耕作,新疆农业种植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水肥智能滴灌系统,让每一株作物都能享受到定制化营养供给,农民只需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遥控”千里良田;以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生产,数百辆无人驾驶矿卡奔驰于新疆露天煤矿,24小时作业,不知疲倦;新疆四大油田生产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一旦油井出现故障,可远程一键启停。

  从低空经济到算力高地,从新能源产业到数字化战略,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产业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新疆正用创新重新定义资源的价值,用绿色描绘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用数字技术重塑未来发展格局。

  新格局: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

  9月9日,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立足国家所需、自身所能,近年来,新疆加快“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等一批大国工程建设,并配套建设煤制气外输管道等重点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自2004年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一线以来,西气东输工程已建成四条干线,将新疆丰富的天然气和煤制气,以及进口天然气,输送到华东、华中、华北,最远抵达香港,惠及全国近5亿人民,为我国能源结构改善作出重要贡献。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疆持续加快油气增储上产,油气产量当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加快形成新的战略接替,2024年新疆在吉木萨尔建成全国首个年产百万吨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不断向地球深部挺进,今年1月完钻的深地塔科1井创全球和亚洲五大工程纪录,成为亚洲最深直井……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40.6%,位居全国第一。服务于全国能源保供大局,近年来,新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原煤产量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区首位,2024年“疆煤外运”达1.4亿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落户哈密,预计产油品超400万吨;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赋码的三个煤制气项目,正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落地。

  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将煤炭、风光等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相继建成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新疆电能点亮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灯火。

  2019年投产运行的准皖直流工程创造了4个世界之最——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这里大型设备依次布局,电线密织成网。其中最醒目的巨无霸设备——±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持续攻克技术瓶颈难题,特变电工研发生产出一系列大国重器,产品遍布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位居世界一流机械企业500强第75位,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第1位。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于创四个世界之最的准皖直流工程变压器油,由克石化生产。目前,克石化已成为全球最大变压器油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变压器油是国家电网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选推荐用油,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从准皖直流工程到特变电工再到克石化,在推动大国工程建设中,共同构筑起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这正是新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

  立足资源禀赋,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局中,新疆主动作为,既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也实现内部产业协调联动,这种“串珠成链”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本。

  新成效: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

  9月15日,乌尉高速公路的核心工程——天山胜利隧道正进行“精装修”,施工人员把新疆的雪域冰川、高山湖泊、大漠胡杨等景观,绘进了洞内,让穿越天山的旅途成为一场视觉与文化之旅。

  预计2025年底乌尉高速通车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车程将从7小时左右缩短到3小时,库尔勒的香梨、和静的鲜牛奶只需半天就能端上乌鲁木齐市民的餐桌。

  一条路,不仅改变时空,更串联起历史与未来。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疆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铁路更是为零,直到1958年,兰新铁路才铺轨到红柳河,结束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此后铁轨继续西延,1962年,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兰新铁路全线贯通;铁路继续跨天山、越戈壁、穿大漠、攀高原,逐渐连线成网,到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朋友圈里流传出“早上乌鲁木齐喝奶茶,晚上兰州吃牛肉面”的段子。

  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新疆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2021年,G7京新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驾车距离缩短1300多公里;2022年,和若铁路通车,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彻底结束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5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大道通,百业兴。如今,全疆公路里程增至23.19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铁路运营里程增至9202公里,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划,“钢铁巨龙”驰骋天山南北;机场数量全国领先,28座机场、629条航线,“东西成扇、疆内成网”的航线格局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70年来,新疆不仅在交通基础设施,还在电力、水利、通信等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新疆重点谋划的“十张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天山南北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优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形成。

  今日新疆,路通、水畅,电网、通信网、天然气网等构筑成环、密织成网,稳稳托起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各族群众口袋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美。

  从苍茫戈壁到绿洲沃野,从能源通道到算力枢纽,从边陲之地到开放前沿,在“三山两盆”的地理骨架之上,新疆正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山河巨变。当“疆电外送”点亮万家灯火,当“西气东输”温暖千家万户,当低空经济振翅云霄,当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占祖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正书写着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壮阔答卷。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xjnynct/c113572/202509/1798c2da5f5247b68f797be23bd592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友情链接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