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赋能-将“小种子”发展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09-17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方”。厦门市聚焦粮食和主要农作物单产提升,强化技术支撑,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4月,华泰五谷获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厦门市第二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华泰五谷培育的甜玉米品种SBS902在各地推广,年种植面积10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20亿元,成为“一粒种子改变命运”的生动注脚。去年10月,华泰五谷所在的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目前,园区已聚集72家台资农业企业,实现种子种苗年销售额近2亿元,覆盖全国种植面积超500万亩;累计引进台湾优良品种300多个、先进技术50多项、自主研发新品种170个、获专利50项。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厦门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对台交流合作,积极培育种业特色品牌,带动种子种苗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助力农作物单产提升。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十四五”以来,厦门市先后出台《厦门市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厦门市扶持蔬菜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措施》等系列政策,扶持种子种苗企业开展基础设施和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种业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在细分领域不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花椰菜种子约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苦瓜种子约占国内市场25%的份额,优质西甜瓜、小番茄种子约占国内市场20%的份额。近期,该市再出台《厦门市促进种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种业企业、科研单位开展育种创新,扶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助力科技创新。积极推动育种科企合作,支持如意、中厦、棠潮园艺3家种业企业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成立3个种业研究院,推动百利等9家种业企业联合成立厦门市农芯种业研究院,引进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厦门设立试验站。持续推进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厦门(翔安)种业博览园、翔安中厦种业创新园等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建成厦门进境种质资源隔离检疫基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引进、保护与利用。三是加强良种推广。加大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示范推广优良品种。通过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设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引进、展示高产、优质、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适时开展品种观摩活动,推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主粮的优质率。今年以来,厦门市紧抓农时,引导农户选购“佳禾165”“昌两优8号”“又香优龙丝苗”等优质水稻品种进行集中育秧。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202509/t20250916_701019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良机提效-按下农业生产“高效键”
最新发布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智能拖拉机这样“补”!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卫星视角:黑龙江农业何以为“大”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黑龙江 “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2025-09-17
- 黑龙江各地水稻陆续开镰收获 奏响丰收序曲2025-09-17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量采购项目成交通知书2025-09-17
- 守护“粮袋子” 鼓起“钱袋子”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