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稻虾共生”田东巨型稻基地迎来丰收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秋意渐浓,稻花飘香。9月10日,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一县一团”田东团团长刘金标一行深入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对当地正在建设中的巨型稻“稻虾共生”种养循环示范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和现场技术指导,为金秋的丰收保驾护航。
在模范村示范基地,连片20亩的巨型稻长势喜人,挺拔壮硕的稻株已进入灌浆关键期,稻穗饱满,随风掀起层层碧浪,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经现场考察与测算,该基地巨型稻预计亩产可达450公斤,展现出优良的品种特性和巨大的增产潜力。
据悉,“稻虾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水中,小龙虾能清除田间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是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水上,茂密的稻株为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遮荫避害的栖息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最终能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虾共赢”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本次调研的亮点不仅在于巨型稻,更在于其创新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基地所需的虾苗,将由广西亿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祥周镇祥周村的澳洲龙虾养殖示范基地统一培育提供,并预计于9月底正式投放到模范村基地中。这种“集中育供、分散养殖”的模式,既保证了虾苗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也体现了田东县在布局特色农业产业上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思路。
调研期间,刘金标团长一行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了巨型稻的长势、病虫害防治及田间水位管理等情况。他与基地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后续虾苗投放的时间、密度、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出了专业、细致的指导意见。刘金标强调:“科技特派员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技术、新模式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基地是‘稻虾共生’模式与优质品种(巨型稻、罗氏沼虾)结合的优秀典范,我们要全力做好技术服务,将其打造成田东县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样板工程。”
此次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祥周镇模范村的“稻虾共生”基地,不仅是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田东县以科技为翼,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坚实脚步。
待到秋收时节,这里将迎来“稻谷满仓,龙虾满筐”的丰收盛景,为田东县的现代农业发展谱写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
田东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
查看巨型稻的长势
查看罗氏沼虾长势
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s/t259602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农业和公安部门强化“警农”联动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效能2025-09-15
- 黑龙江省高纬度规模化养殖小龙虾获成功2025-09-15
- 2025年绥滨县基层农技推广跨省实训观摩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5-09-15
- 河北省召开“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2025-09-15
- 重磅微视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2025-09-15
-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