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党风带民风 培育好乡风——第七届全国文明村浦北县福旺镇下垌村蝶变观察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意境,在浦北县福旺镇下垌村焕发新时代的光彩——绿树掩映着错落有致的白墙农房,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生动形象的文化彩绘与参天古树相映成趣;绿荫下的凉亭里,村民笑语晏晏,孩童追逐嬉戏,一幅和美乡村的新图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下垌村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党风带民风,培育好乡风”模式,厚植文明根基,先后获评“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钦州市文明村”“钦州市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并于今年5月成功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激活治理新动能

  蝶变始于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创新治理。村党总支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包保+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全村划分为66个“十户联保”小组,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网格治理格局。网格长带头,村民齐参与,整治卫生死角、排查化解矛盾、帮扶特殊群体等工作高效运转,昔日治理“末梢”变身为服务“前哨”。这套务实有效的机制,助力下垌村成功获评“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称号。

  为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村里依托村民议事亭、道德评议会等畅通协商渠道,创新引入“道德超市积分制”。“道德超市”管理员宋丽彩介绍:“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红白事简办、遵守村规民约等文明实践都能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在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东西虽不贵重,但对群众的激励作用很大。”村民许秀莲对此深有体会:“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参与村里活动都能攒分,我还用积分兑换过食用油呢!”积分制巧妙地将文明善行转化为可见实惠,极大调动了村民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春风化雨,文明乡风浸润精神沃土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聚焦乡村治理痛点,下垌村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维护、移风易俗、邻里和睦等关键事项纳入其中,条款清晰、朗朗上口,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每个自然村建起的“会说话”宣传墙,让文明新风入眼入心。

  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累计选树各类先进典型80余人。在村委会的展板上,有着50年党龄的热心村庄建设的老党员宋传振、孝老爱亲的好儿媳翁爱珍、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宋廷云……他们平凡而闪光的事迹成为村庄最动人的风景。“这些身边的标杆,特别是年轻党员和‘五老’人员,不仅在道德上作表率,更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中带头示范,引领效果非常好。”村支书黄玲表示。

  针对过去“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的沉重负担,村委牵头成立各自然村红白理事会,广泛征集民意,制定务实规范:限定红白喜事宴请桌数、约定人情礼金上限。“老党员、老教师、老队长们还主动当起‘宣传员’和‘示范者’。”黄玲高兴地说。

  村民翁守西指着由昔日荒地臭水沟改造而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感慨:“风气好了,大家负担轻了,心思都用在建设家园上。”文明新风让村民彻底甩掉了“面子”重担,打开了“人情”枷锁,实现了“表彰一户、带动一片、辐射全村”的示范效应。依托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传统节日,村里精心组织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及各类志愿服务,村民在清洁家园、义务植树、关爱邻里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涵养新风。

  内外兼修,宜居兴业铺展振兴画卷

  下垌村之美,美在由内而外的和谐统一。

  漫步村中,红瓦白墙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美丽乡村画卷已然铺开。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该村探索出有效路径,重点打造的松山、石仁排等乡村风貌示范点成效显著。在石仁排,昔日的荒地华丽变身为集休闲、停车、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村庄新地标。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效应惠及全村。村里持续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庭院”评选、义务植树等实践活动。村民黄进娟对比今昔深有感触:“以前环境差,现在你看,房前屋后大家比着收拾,公共绿化争着管护,到处干干净净,变化太大了!”

  文明乡风提振了精气神,最终落脚在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下垌村立足资源禀赋,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柠檬种植大户,推动建成柠檬种植基地;同时深挖本地特色,精心培育并推动下垌特色小吃产业项目落地生根,积极发展佛手瓜种植产业、仿真绿植产业等,形成多产业发展的兴旺格局。这些产业每年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60余个,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元—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真正实现“土地生金,农民在家有钱挣”。

  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下垌村的每一寸土地,重塑着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和幸福生活。这里,人人争当“主人翁”,天天都有新气象。展望未来,福旺镇党委宣传委员黄锦表示:“我们将以下垌村为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各村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让文明的种子在福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不息的精神动力。”

  (编辑:农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259674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