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白露至,秋渐近,品味沪郊润燥美食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9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这个时节,上海暑热渐退,凉风渐至,寒蝉始鸣,秋气渐深,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凉风一起,空气逐渐变得干燥,人们常常会感觉“秋燥”。此时,润燥成为养生关键。

    关于润燥,江南地区有“白露补露”的说法。到了这个时节,苏州人会到集市购买时令美食“鸡头米”,佐以藕粉勾芡,制成“鸡头米羹”;南京人喜欢饮一杯“白露茶”,即用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叶所泡之茶,这个时节的茶经过春夏两季淬炼,水分减少,香气更平和持久;温州南部则有“吃十白”之习俗,主要食材为十种名字中带“白”字样的中药材,如白术、白及、白芍、白扁豆、白莲、白山药、白百合等。这些食材不仅名字中带“白”,与白露暗合,也有清润止咳的效果,能缓解白露前后的“秋燥”。在上海,沪产时令农产品中,也有不少“润燥”好物,除了食用一些当季水果外,还有“白露吃三白,一年病不来”的说法。

    在夏秋交替之际,让我们走进沪郊,探寻润燥好物。

    百合:清心安神的秋日良伴

    “秋水澄澈,百合凝香。”白露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百合上市的好时节。一碗清凉可口的百合银耳羹即是秋日里清醒安神、滋润养肺的佳品。

    我们通常食用的是百合的鳞茎部分。传统的食用百合品种主要有兰州百合、宜兴百合、龙牙百合等。兰州百合口感脆甜,常用于炒菜;龙牙百合口感软糯,微甜略有苦味,因淀粉含量较高可用于加工;而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宜兴百合,口感较苦,入口发涩。如今,在上海农业科技的加持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花卉团队通过多年种质资源收集、创新,也选育出多个优质的食用百合品种“橙色阳光”“黄柠檬”“申合红裳”等,在上海、福建、云南等地种植,这些品种肉质饱满、色泽如玉,口感既有脆甜的也有软糯的,不仅可食用,其花朵的观赏性也十分不错。

    百合的风味核心在于其鳞茎的“苦、甜、糯”特性:轻微苦味源于如秋水仙碱等天然生物碱,多见于卷丹等品种;甜味则来自鳞茎中积累的可溶性糖,成熟度高或经冷藏的百合甜味更显;糯性则与支链淀粉含量和水分有关,优质百合烹煮后润而不烂、糯而不粉。

    百合可蒸、煮、炒、入粥,一道百合炒西芹清淡爽口;银耳百合羹润燥生津;若喜清甜软糯,可选肉质厚、表皮微黄的成熟百合,去芯焯水后苦味大减,更甘润。或清蒸后佐以蜂蜜,亦能衬托其原味清甜。为了让市民全年都能吃到百合,市农科院花卉团队研发了百合淀粉、百合全粉、百合酥等系列衍生产品,方便市民随时享用。

    莲藕:荷塘深处的润燥宝物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是上海地区水生作物的亮眼招牌。白露时节的莲藕最为饱满,松江、崇明等地产的莲藕品质上乘,清脆甘甜。

    每年7月开始进入露天莲藕的采收季节,采藕工人们凌晨三四点便身着连体衣在荷塘中挖藕。新鲜莲藕一经采收,就立刻被送至加工车间,经冲洗、切段、分装,供应各大平台。其中珍珠藕因节短小巧,契合市民健康饮食风尚,颇受青睐。

    青浦练塘的莲藕也十分出名,这里水资源充沛、生态优越,为莲藕生长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当地探索三产融合,开发亲子采藕体验项目,在节假日期间推出挖藕、钓螃蟹等活动,既宣传了农产品,又为农民创收,拉近市民与乡村的距离,为练塘莲藕产业拓展新路径。上海佳欣茭白专业合作社是练塘莲藕种植主力之一,在张联村、芦潼村等有生产基地,总面积近600亩,以珍珠藕、35号、太空3号、鄂莲6号为主打品种。其中,露天藕塘亩产3000-4000斤,通过早中晚熟品种布局,实现每年7月至次年4月的超长采收期。

    莲藕可生食也可熟食,生吃清热润肺,熟食健脾开胃。桂花糯米藕、莲藕排骨汤都是秋季润燥的经典美食,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

    茭白:水中人参正当时

    “白露茭白秋分蟹”,此时节的茭白最为鲜嫩。上海青浦练塘镇,凭“华东茭白第一镇”的美誉立足沪上。这里的“青紫泥”富含有机质且呈弱酸性,黄浦江过境带来的充沛水源,共同构筑了茭白生长的天然优势环境,孕育出兼具口感与品质的练塘茭白。

    作为上海首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蔬菜品种,练塘茭白的产业根基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品质保障源于系统化管理:练塘镇范围内的茭白种植采取统一绿色农资供应、“两诱一布+生物农药”的绿色防控体系,更有每年两次的科学种植培训,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闭环;无锡茭、杭州茭等多个品种错峰上市,实现4月至11月的持续供应。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练塘不仅联合市农科院研发雪菜茭白等即食产品,还开创了茭白叶的资源化利用——非遗传承人沈萍开创茭白叶编结技艺,将废弃茭白叶转化为手工编结原料,编结而成的长颈鹿、蚱蜢、熊猫、飞龙等茭白叶工艺品活灵活现。

    节假日去青浦练塘,不仅可以购买到新鲜的茭白,还可以感受非遗手工的魅力。

    葡萄:从盛夏延续到秋日的甜蜜

    “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秋日金风起,葡园叠翠深。虽然日历已翻至秋季,但“秋老虎”余威不减,空气干燥、暑热袭人。此时,一串葡萄恰好成为润燥生津的天然“小水库”,被誉为换季调理的时令佳品。

    葡萄位列上海都市农业四大主栽果树之一,栽培面积约占19%。通过控产优质栽培技术,地产葡萄的亩产量稳定在1100—1300公斤。其中,嘉定马陆葡萄、金山施泉葡萄等品牌尤为出名。

    上海地区主栽的葡萄品种以欧美杂交种为主,阳光玫瑰、巨峰、醉金香、巨玫瑰、夏黑等近100个品种错峰上市,供应期从5月底一直延续到10月底。

    科研端的发力满足了市民“从夏甜到秋”的期待,也让更多地产葡萄走入了大家的视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力推“申”系列省力化设施专用新品种,通过标准化示范种植,较传统“阳光玫瑰”省工12%。其中,“申华”葡萄已多次斩获全国葡萄评比大奖,并实现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马陆葡萄研究所聚焦“调早调优”,经过多年田间观察和市场需求调研,自主选育的“马葡1号”成熟早、果粒大、果肉硬脆,并伴有浓郁的草莓香。该品种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意味着上海地产葡萄在全国“葡萄界”多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专利”名片。

    从田间到舌尖,上海葡萄正以“品种+技术”双轮驱动,串起一条甜蜜的都市农业产业链。去沪郊果园散散步,亲手摘下一串香甜美味的葡萄吧。

    沪郊的田畴沃野,藏着自然的馈赠。这里不仅有润泽身心的时令风物,更有一望无际的秋光,稻浪翻金、果挂枝头,正是丰收写就的大地诗篇。不妨趁一个闲适的假日,步入沪郊的乡间小路,让微凉的秋风拂过衣襟,俯首品尝一口清甜软糯的百合、莲藕,让舌尖领略属于这个季节的温柔。天地清旷,烦忧俱净,唯有自然,以最本真的滋味抚平心绪,予人从容与宁静。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50912/0577c06cdb364f0690882d695376cdf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