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59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孙约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津农精品提升战略,推进都市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邮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品牌根基。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45个,市农科院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填补花椰菜高质量基因组研究国际空白。建成市级水产种质资源库。金粳“818”“黄金鲫”和“津新鲤2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小站香1号”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科技赋能“津农精品”品质提升。重点打造小站稻、沙窝萝卜等1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培优示范基地,统筹资金支持品牌主体选种繁育、扩产增效、品控溯源、拓展市场。
(二)壮大产业生态。成功获批设施蔬菜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静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滨海新区中塘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其余在建国家级和市级产业融合载体项目有序推进。成功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西青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引入供应链企业发展沙窝萝卜产业,沙窝萝卜年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08%。建设薯加工中心开发薯蔫儿、薯干等加工品。
(三)深挖品牌价值。升级“津农精品”认定门槛,强化“优进劣出”动态管理,225个品牌序列实现量稳质增。津南区、西青区4条小站稻核心线路入选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津南区推动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讲好兵米文化故事。以“小站稻”为核心的品牌生态圈逐步完善。开通“小站稻号”海河游船、“丰收号”地铁,在海河沿岸、奥体中心打造品牌灯光秀。举办小站稻开镰节、露营文化生活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创新推出岳龙甘薯甜甜车、瑶小薯等文创产品,多途径、多场景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强化品牌保护。加强“津农精品”品牌保护,聚焦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市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依法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2024年,查办了3起生产销售侵犯假冒“小站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系列案件,有效维护了小站稻品牌合法权益。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科技赋能。围绕黄瓜、肉羊、鲤鲫鱼等优势种业开展集成攻关,审定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支持沙窝萝卜、岳龙红甘薯等品牌开展无损检测、清洗保鲜技术攻关,靶向解决产品分级分选、抗病仓储、包装物流等技术难题。支持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甘薯建立赋码溯源制度,以专属“身份证”强追溯、控品质、护品牌、提价值。
(二)增强产业韧性。继续建设分级包装、储藏保鲜、预冷烘干、精深加工等设施。聚焦重点品牌大力引育“链主”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业态。千方百计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重点品牌“小产品”成为“大产业”。
(三)讲好品牌故事。开发晚安稻、米香面包等跨界产品。举办北京、上海推介会,定向开展产销对接。以办好202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主线,策划海河游船冠名,央视频道、“三站一场”广告;通过品牌发布、项目路演、产销对接等把“津农精品”推向全国、出口世界。结合时令特点举办各类文化特色活动。与电视综艺节目联手打造“津农精品”直播联赛,全方位延伸宣传触角。以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甘薯为核心建设产业融合片区,优化主题精品线路,建设甘薯文化博物馆,多业态融合提升产业质效。
(四)深化品牌保护。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工作,严厉打击“津农精品”品牌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权利人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ZWGK0/JYTABL152022/202508/t20250808_71081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中国水果重塑“全球果盘”:今天还在树尖,后天遍布世界餐桌2025-09-15
- 到海口世纪公园 邂逅镜头下的乡村之美2025-09-15
- 聚焦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发展——嵩明做好蔬菜产业大文章2025-09-15
-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第一巡察组巡察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党支部工作动员会召...2025-09-15
- 关于采购生态家禽产业2025年信息采集分析第三方服务的邀请函2025-09-15
- 我区五项举措驱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提档升级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