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 “冷莼菜”成“热产业”
发布时间:2024-11-14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值越高。”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八龙村青坪莼菜专业合作社的莼菜田边,种植大户许先林一边用指尖拨弄着一小簇新鲜莼菜一边说。“眼下莼菜采摘已经收尾,虽然还有出芽的,但是快进入休眠期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水养田。”
莼菜是一种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对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石柱县位于重庆东部武陵山区,其气候条件和水质条件适宜莼菜种植。在当地,作为一种珍贵的食品,莼菜料理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能够保留果胶的凉拌莼菜最为常见,当地人称之为“吃冷莼菜”。
许先林告诉记者,合作社有莼菜基地550亩,可以实现莼菜销售年收入近400万元,带动本村136户农户实现增收。
“很多村民都靠种莼菜赚了钱。”冷水镇党委书记向建波说。近年来,冷水镇采取“企业+农户+订单”模式引导周边乡镇和本地群众大力发展莼菜产业,同时积极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仅在八龙村,莼菜的种植面积就高达4000亩,莼菜产品不仅销往四川、江苏等地,还远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年销售量达3200吨。
石柱县农委特产中心主任王小军说,石柱县莼菜产业经过30余年持续发展,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4万亩,综合产值3.5亿元。
尝到了增收的甜头,村民们种植莼菜的热情高涨。“我们鼓励引导村集体兴办企业,抱团发展,延伸产品链,让更多的村民受益。”王小军说。
“这是我们公司今年收购的最后一轮莼菜了,今年我们共收购了200吨。”莼小丝食品公司销售经理孙红告诉记者,她是石柱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四年前返乡入职了这家企业。她没想到小时候觉得不起眼的莼菜,现在居然有这么好的销路。
王小军说,石柱县已培育莼菜加工企业11家,开发莼菜食材、莼菜休闲食品、莼菜美容护肤等系列产品35种,打造出“石柱莼菜”“莼小丝”“福吉利”“墩子坪”等多个石柱本土精品品牌。2024年,石柱莼菜被纳入重庆市6个具有“西部辐射力”的“土特产”品牌重点培育。
石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淑蓉说,当前县里以互动体验、休闲观光、康居养生为主题,逐步完善莼菜农业园区休闲设施,进一步挖掘莼菜产业农文旅融合资源,“要把‘冷莼菜’做成武陵山的‘热产业’,让老百姓都享受到产业振兴的成果。”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11/t20241114_646622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京津共建智慧农业共同体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