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用活撂荒地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1-11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藤县紧紧围绕耕地保护重点工作任务,以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着力点,通过规模性土地流转,盘活撂荒土地,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11月5日,记者走进太平镇大坡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垄垄辣椒植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青红交错的辣椒挂满枝头,色泽饱满,长势喜人。农户们穿梭在辣椒地里忙着采收辣椒。
太平镇大坡村辣椒种植大户 吴练新:
目前我们基地共种植有辣椒100多亩,现在带动了50多名附近的村民来我们基地就业,后续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把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大坡村紧盯辣椒产业“周期短、见效快、需求大、前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将“沉睡”土地变成“活资产”。据悉,大坡村种植的辣椒,一年可种植两季,市场价6元一斤,总产量预计将达到60万多斤。太平镇积极探索出“耕地保护+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创新发展模式,“迈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新步伐。今年,太平镇已完成2023年承诺图斑整改面积480多亩,完成率达98%以上;完成2024年耕地恢复图斑整改举证300多处,面积近600亩,现耕地上已种植辣椒、冬瓜、玉米等农作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太平镇大坡村委会副主任 曾庆焕:
在撂荒田使用这一块,我们大坡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整合撂荒田,通过种植大户示范带动村民种植特色产业,推动土地资源的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我县全面加强耕地撂荒地块治理,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把特色种植与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相结合,采取“农户自耕、合作社流转、集体代管”等方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种植花生、水稻、玉米、土豆等经济粮食作物,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让撂荒地真正“活”起来,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192693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梧州市:“三聚焦”推动聚合民企力量 共筑乡村振兴“同心圆”
下一篇: 藤县象棋镇晚稻收割忙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