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生态“牛”路 致富“微”循
发布时间:2024-11-04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走进玉州区仁东镇良村的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肉牛膘肥体壮,工人正忙着打扫卫生、投喂饲草。这里,秸秆循环当饲料,牛粪发酵养土地,粪污利用作肥料,形成了一幅生态循环养殖的美丽画卷。
科技特派员梁智坚介绍,基地推行“微生物+”现代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不仅指导养殖场(户)在投喂的草料中添加益生菌等原生态物料成分,还从养殖环境、粪污处理等环节综合运用微生物技术,以此形成现代生态循环系统,有益于肉牛健康生态生长。这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与传统粗放养殖相比,基地充分利用当地充足的水稻秸秆、玉米秸秆作为肉牛喂养的主要原料,并向周边农户大量收购。同时,基地将养殖产生的大量牛粪以制肥还田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为周边农户种植的玉米等带来绿色有机肥,有效改良了土壤。
据了解,2022年玉林市丰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成肉牛养殖生态栏舍1200平方米,饲养的西门塔尔牛品种具有育肥时间短、产肉率高等优势。目前肉牛存栏40余头,2023年出栏205头。基地负责人谭新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往初加工方向进行转型升级,让肉牛品质更好更安全,不愁销路。同时,基地还售卖牛犊并提供技术服务,雇佣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带动就业。
如今,肉牛生态养殖正逐渐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牛产业”。基地通过生态养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80万元以上,年可出栏肉牛100头以上,每年可带动农户养殖肉牛20户以上,新增就业人数20多人,养殖农户年增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
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延伸产业链做好肉牛深加工、精加工,拓展肉牛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民群众过上“牛生活”,为乡村产业振兴再添“牛”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yl/t192450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植物嫁接”获殊荣
下一篇: 兴业晚稻迎丰收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