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坚持聚焦四“区”共兴打造移民新村
发布时间:2024-10-24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乐山市沙湾区沫江村是位于三峨山下、大渡河畔的移民集中居住区,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共6个村民小组,525户1726人。近年来,沙湾区对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标准,坚持聚焦四“区”共兴,因地制宜、点面结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沫江,受到广大移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一是新“质”——科技赋能创产业园区。特色模式产业兴。探索“石缝经济”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在沫江片区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两味药”。通过边发展边治理,将300亩废弃工矿用地改造为淫羊藿种植示范基地。推广发展全国最大规模川佛手、柔毛淫羊藿2.8万亩,中药材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科技育种质量优。牵头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郭宝林博士团队与沙药企合作科研,攻克柔毛淫羊藿人工培育难题,选育出“贵酮1号”种苗,各项指标领先世界水平,建立企业标准5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专利9项。石缝生金老乡富。坚持“企业加集体、大户带小户”发展思路,通过流转土地、管理分红等方式搭建联农助农平台,农户参与面达82%。2023年,沫江村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万元,超过全区19.8%。
二是新“制”——三链同构造加工厂区。“药+N”完善产业链。利用沫江村区位优势,构建以“两味药”为主导,一二三融合发展产业布局。引进傲农康瑞、绿云中药、沫若文化等企业,年出栏生猪7000余头,养殖蛋鸡38万只,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打造研学基地、网红打卡点5个。形成种养游循环、高中低互链的多位一体产业链条。“内+外”提升价值链。对内投资3亿元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精油提取等生产线4条,实现“种—加—销”一体化发展。对外与五粮液、安顺堂等集团合作研发“铜河”系列产品,推出铜河五粮液酒、淫羊藿胶囊等产品22个,注册商标21个。“产+销”拓展供应链。利用旅博会、新媒体等平台,积极开展“两味药”等产品推介宣传,吸引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等大型药企下单采购,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形成产业上下游之间精准对接的高效产品供应链,2023年,干片订单量突破3500吨,交易额实现2.8亿元。
三是新“智”——多方聚力筑人才专区。“科技牛人”领路。以创建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为抓手,实施“沫若名农”培育计划,引进专家团队30人,农业人才120余人,建成1+4“院士+博士”产业工作站,为“两味药”选育、种植、研发等提供智力支撑,形成科研成果100余项。“本土能人”兴业。高标准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才驿站,培育全国“百强乡土人才”等领军人才7人、返乡创业明星22人、农村家庭能人850人,创办鱼子酱、稻蛙养殖等新型经营主体35家,实现年创产值数亿元。“新农达人”助力。建设“新农人”孵化中心,以新思维碰撞出“新火花”,孵化抖音新媒体账号11个,开设助农直播间20余个,培训农民带货主播120余人,短视频等浏览量达上千万,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
四是新“治”——家风铸魂建治理新区。以文化人润民风。深挖“铜河家风”等乡土文化,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塑人,以“沫江家话”共商议事平台为载体,打造“沫家人1+5+N”治理体系,共谋家乡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健全服务暖民心。编制沫江村级片区规划,投资2000余万元,全面推进“五网”建设。健全活动中心、便民食堂、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全区率先开通乡村“背篼”公交,实现沙湾—沫江半小时生活圈。提质生态顺民意。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引进丽泸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垃圾分类回收+积分便民超市”的“造血式”积分管理模式。开展彩钢棚治理专项行动,招引聚之能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安装户用光伏,目前已改造67户,户年均增收2000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0/23/b66c77ee909c427c88f926773a7dbd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隆昌市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打响猪品牌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