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变“良田” 高效又增产
发布时间:2024-10-24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在全椒县六镇镇郑桥村“四高丰产片地”看到,这里的集中连片稻田正在收获。伴随着阵阵机械轰鸣声,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一束束稻穗被卷入收割机舱,切割、脱粒,颗颗饱满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全程机械化收割,大大缩短了采收时间,实现了节本增效。
“今年收成错不了,我承包了1200多亩地,预计亩产能达到650公斤。”种粮大户张学锋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高标准整治后的农田,更适合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作物收割损失显著降低。
去年以来,六镇镇通过小并大、短变长、弯取直等田块整治,建设了约1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粮田变“良田”。
在六镇镇孙家村,今年整治完成的6000亩高标准农田喜获丰收。金灿灿的稻田里,种粮大户赵是如的2台收割机同时作业,不到半小时就收了满满一车稻谷。与以前相比,收割效率提高1倍左右。“我们的田经过高标准建设以后,变成大丘了,都是长方形,像这种收割机,一天最少可以收割四五十亩,节约了很多成本。”赵是如告诉记者,改造前,收割机上下田埂或转弯,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每天只能收割十多亩。
“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水泥路、水闸、泵站、杀虫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条件,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0%以上。”全椒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常永才告诉记者,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数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传统农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今明两年,全椒县还将建设近12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改造让项目区土地成为流转承包的“香饽饽”,土地流转率提高70%左右,流转费也提高了,促进了农民增收以及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罗 宝 周 磊)
原文链接:https://nync.ah.gov.cn/snzx/sxxx/575551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