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探索“五+”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24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宝坻区持续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在黄庄镇小辛码头村通过以“稻”为媒,以“节”会友,以“文”兴业,成功探索出推进农业产业与农村发展互融互促的“五+”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一是“党建+”。探索出“一个支部、四个乡村”创建新模式,牢牢把握农文旅融合发展主线,立足本村特色稻田及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村民把特色做优、优势做精,把资源变成资产、产业做成品牌,通过班子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产业+”。通过引进专业旅游运营公司,先后建成水稻文化园、水生植物园等生态休闲园区;建成精品民宿1家,农家院32家,其中收入最高的可达80余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乡村美食,让广大游客住得下、吃得好、玩的尽兴。
三是“联农+”。采取“企业经营、共同管理、集体分成”的方式签订合作协议,打造村企合作发展新模式。同时,成立农家院协会和渔船协会,支持和引导能人返乡,以租赁、合作方式整合利用村空闲民居创新创业。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元。
四是“科技+”。狠抓科技兴农,水稻种植推广采用农业量子技术及设施优化复壮催芽育秧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水稻品质,并探索发展“土地认购”的认养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文化+”。充分挖掘该村因辽朝萧太后运粮河而得名的历史文化底蕴,经过近年打造,逐步形成了以漕运文化、稻湿文化和了凡文化为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10/t20241024_67610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