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县广福乡:秋茧收购忙 “白茧子”鼓起蚕农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4-10-14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蚕茧丰收 蚕农笑开颜
初秋凉意至,丰收正当时。眼下,永福县广福乡迎来了秋季第一批蚕茧开秤收购,广大蚕农喜迎桑蚕生产“开门红”。
一大早,永福县广福乡矮岭村桑蚕收购点里人头攒动,农户正忙着抽检、验级、过秤、登记、结算……一袋袋的蚕茧,堆积成了一座座白色“白茧子”,立马变成一张张、一叠叠增收致富的“红票子”。
蚕茧价格稳中向好,周边蚕农将蚕茧拉到矮岭村统一收购
“今年自家养了1张蚕,出蚕茧百来斤,今天一共卖了快3000块钱,拿着钱心里说不出的踏实。”矮岭村蚕农周大姐乐开了花,“原来村里没有收购点,买卖都要到柳州去,十分不方便,现在村里有了收购点后,刚摘好的蚕茧在家门口就能销售出去,一点都不愁销路。”
矮岭村党委书记潘建平介绍道,“这几年蚕茧的价格好,越来越多的农户也自发地加入了种桑养蚕队伍。目前矮岭村桑园面积达到千亩,养蚕的农户有两百多户,所以村里专门引宜州的桑蚕老板到村里开设收购点,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56元,已经收购一万多斤,不少马陂、龙桥村的农户都到这里买卖。”
白茧子”鼓起蚕农“钱袋子”
桑蚕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广大群众实现增收,还能吸纳周边的农民实现就近就业。“我主要在收购点负责验收和登记,工资按天结算,忙时务农,闲时务工,顾家、增收两不误。”在收购点工作的脱贫户何云凤一边忙着一边介绍。
据了解,广福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年引进种桑养蚕,已有40余年的种养历史,因其有劳动强度不大、投资小见效快、适宜小家庭作业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乡党委、政府致力于将“短平快”的桑蚕特色产业打造成该乡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发展成群众增收的“稳定器”,通过产业以奖代补、产业技术免费培训等政策不断激发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目前,全乡桑叶种植面积超10亩的大户共有60余户,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覆盖7个行政村,预计实现收入1000万元,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产业动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90842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