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病虫情报第十六期——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
发布时间:2024-09-1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1、第四代二化螟根据本站诱虫灯观测和历史资料,结合苗情综合分析,预计第三代成虫盛发期为9月10―20日,高峰期在9月15日左右;第四代蚁螟盛孵期为9月20—30日,孵化高峰期在9月25日左右。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防治时期:9月20—30日。在防治适期内处于含胎、破口期的水稻田注意用药防治。防治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俗称甲维盐)、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白僵菌、绿僵菌、杀虫双等药剂。(三化螟发生及防治基本上同二化螟)
2、稻飞虱预计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历年第七代稻飞虱均有虫子回迁现象,发生期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据我站9月10日在天等镇稻香村、龙茗镇益山村等地调查,每百丛禾苗有虫高的80头,平均39头。望各地注意检查,孕穗抽穗期每丛禾苗有虫5头以上时应及时用药达标防治。防治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仲丁威、敌敌畏等药剂或其混配制剂进行防治。
3、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9月10日在天等镇稻香村、龙茗镇益山村等地调查,田间病丛率高的22.0%,低的6.0%,平均12.2%,病株率高的8.4%,低的3.4%,平均5.5%。当前田间荫蔽,通透性差,利于该病流行蔓延。望各地认真检查做好防治工作。防治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纹枯净、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施药时注意要喷到禾苗基部。
4、稻瘟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9月10日在天等镇稻香村、龙茗镇益山村等地调查,田间个别品种已发现有该病发生。入秋后,雾露重,利于此病流行蔓延,预计历史发生区的感病品种将严重发生,望各地注意检查及时防治,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应及时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春雷霉素等药剂喷施。在水稻抽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防治一次,可有效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的发生。
5、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 受近期台风影响,个别田洞个别品种(丝香优郁香等)易感染细菌性病害,望各地认真检查及时防治,防治时可选用噻菌酮、中生菌素、氯溴异氰脲酸、叶枯唑等加叶面肥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防治意见:
鉴于当前二化螟、稻飞虱、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害集中在孕穗抽穗期同时发生,发生面积大,气候条件适合等特点,结合往年防治经验,特提出以下防治建议:
1、防治时间:9月20—30日。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纹枯病、穗颈瘟,兼治稻曲病。凡处于含胎、破口期的水稻田都应用药防治。
2、采用对口药剂混合喷药防治,兑水量要足,每亩要有50公斤以上的药液量,以喷湿叶面和禾苗基部为准。
3、关注天气变化,抢晴喷药防治,适当喷施叶面肥,增加禾苗叶面功能,可有效地提高禾苗抗病抗逆能力,确保晚稻增产丰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9778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