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引才返“荔” “智”兴业旺——灵山县打好引才聚才“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1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淡水鱼苗专家顾问团到灵山县桥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鱼苗孵化养殖技术指导

  “不必漂泊远方,家乡就有优越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投资的机会也很多!”谈及创业初衷,灵山县返乡创业人才、灵山县科诚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远丕在参加2024年灵山县专家人才组团服务产业发展活动时颇有感慨道。

  2021年,黄远丕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先后投资建成灵山科诚鹅养殖专业合作社佛子养殖场和新圩养殖场,并与广东省清远市金羽丰鹅业有限公司开展养殖技术交流合作,针对喂食、常见病等问题开展养鹅技术线上就诊,如今带动当地近100名村民学习鹅养殖技术,带动20多名养殖户创业增收,实现年出栏量10万羽以上,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这是灵山县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回流”工作服务家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强化人才强县战略,精准施策用才聚智,积极为在外自主创业人才提供回乡投资参考和项目落地服务,依托平陆运河、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平台,编制人才、项目、技术需求清单,瞄准青年俊才、银发专才、产业匠才和县籍英才等群体实施错位引才,吸引特色种养、电子信息、特色食品加工等方面85名返乡人才创业“回流”,通过积极落实产业、项目、政策、制度等一系列人才“回流”和引才聚才“组合拳”,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灵爱人才,山有善待”的良好局面。

  建立人才信息库。该县用好“灵山发布”“灵山党建”等互联网媒体平台,发布《征集令》广泛征集在外人才信息,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发动县级22个县直部门、19个镇(街道)及441个村(社区),实施一个机构发动一个行业、一个干部挖掘一个圈子等办法,实现全覆盖层层摸排,收集600多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并对摸排出来的600多名在外优秀人才,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联系方式和专业信息,按照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教育科研、卫生健康、电子信息、农业产业等类别建立信息库。

  该县还利用荔枝文化旅游节、春节等重要节日,邀请高校、央企、智库、科研院所、电子信息等领域包括12名博士、6名硕士在内的共60多名在外人才回乡,围绕数字农业、电子信息、奶水牛、淡水鱼苗、文旅融合、城市建设等10多个主题开展组团服务,为该县提供政策解答、业务指导、协调落实等服务,活动期间共收集专家人才意见建议85条。

  2021年以来,该县内的宇峰食品、正久集团等企业分别与上海华略智库建立起合作关系,广东商会会员与天山电子、百菲乳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个项目。在外人才回乡投资项目达11个,总投资达33.58亿元。

  如今,该县委人才办依托驻广东灵山商会,设立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联络服务站、成立灵山县驻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党员党委及下辖莞惠片区、珠澳片区、深港片区、广州片区、佛山片区、中江片区流动党员党支部,及时掌握在粤港澳大湾区流动人才信息,增强在外人才工作力量,精准发布灵山产业发展需求、产业人才政策信息,广泛搜集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信息,加强联系在外创业发展的灵山籍企业、专家人才,搭建交流联络平台,努力打造对外宣传推介政策的“新窗口”、收集人才信息的“聚宝盆”、凝聚乡情的“连心桥”、开展“双招双引”的“桥头堡”。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899330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