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惠农助农促丰产 田间沃野秋收忙 ——柳江区农业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4-09-12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它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柳江区丰收的大门。

  粮食生产获自治区通报表扬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厅印发《关于2023年度全区粮食生产激励结果的通报》,对2023年度粮食生产成效突出的60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柳江区入选粮食生产激励区名单,获自治区通报表扬。

  2023年,柳江区把握粮食生产各个关键时期,扎实推进稳粮、增粮等有效措施,落实各项种粮补贴惠农政策,全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0021万亩,粮食总产量10.5506万吨,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1.71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7208万亩。同时,成立柳江区农业农村局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村、屯、片区,确保粮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良种作物整治,全区完成撂荒耕地存量核查面积9950.458亩。建设完成相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9个,总面积430亩以上。全区建设完成粮食高产示范区22个,总面积5000亩以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98万元,其中水稻高产攻关示范区14个,总面积2300亩以上。加强耕作方式转变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区域恢复双季稻种植或发展再生稻种植,大力发展玉米、大豆、高粱、薯类等旱粮作物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甘蔗、果园、叶菜等间(套)种玉米、大豆等模式。结合柳江区优质稻米产业带建设,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订单水稻生产,累计完成订单水稻生产8000亩以上。

  此外,柳江区加快落实稻谷生产、实际种粮农业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广西粮食生产激励、粮食高产示范创建等国家相关补贴发放,营造“重粮稳粮”国家战略信号。2023年,累计发放相关补贴4900万元以上,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位率达99.5%以上。

  引进新品种助力水稻夺高产

  8月30日,2024年柳江区高产水稻新品种种植示范推广会,在百朋镇分龙村他山屯旱改水工程区举行。在高产水稻新品种种植示范区,放眼望去,引进的“巨型稻”已进入成熟期,稻秆翠绿、粗壮挺拔,稻穗颗粒金黄饱满。

  该示范区主要种植佳两优1088、色香优326、巨禾6号等水稻品种。其中,俗称“巨型稻”的巨禾6号,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植株高达1.8米,稻秆不仅粗壮、耐淹涝、耐贫瘠,还能为稻谷成熟灌浆提供充分的营养,同时为水产套养提供遮阴避凉的最佳栖息场所。“巨型稻”所在稻田通过筑埂围堰,增加蓄水深度,有利于开展“稻鱼”“虾共生”项目,实现“一田两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今年在旱改水土地上种了2000多亩水稻,其中试种巨禾6号水稻近60亩。该品种为粮饲两用,产量高、易管理,稻秆脆甜,是良好的青贮饲料,目前长势良好,再过几天将迎来丰收。”种粮大户欧传堆满怀信心地说。

  为扎实推进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5月,柳江区在百朋镇分龙村他山屯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项目,新引进当前国内优质杂交水稻(组合)4个,其中粮饲两用品种(组合)1个,开展大面积田间适应性试验示范种植,试验示范区总面积达300亩以上。“我们选择在旱改水区域试种植新品种,是要突破旱改水土地水稻产量的瓶颈。今年种植的新品种巨禾6号,预计亩产可达600公斤,产量比普通品种增加20%以上。” 柳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蓝启和说,下一步,柳江区将在新品种水稻种植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旱改水区域以及中稻种植区推广,为旱改水耕地粮食产能提升做好科技攻关,这为柳江区粮食总产量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秋藕上市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8月正值秋季莲藕上市的好时节,在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的藕田里,村民们身着防水服,弯着腰在齐膝深的水里熟练地摸索着,用手轻轻一提,一根鲜嫩粗壮的莲藕便浮出水面,再将其小心翼翼地放进身后的盆里,最后运到田埂上进行清洗、筛选、装篮,等待各地客商前来收购。

  进入采收期,村民每日凌晨3时开始挖藕,持续挖到上午9时许,人均一天能挖75公斤至100公斤。“今年秋季莲藕收购价为3.6~5元/公斤,其中泥藕3.6~4元/公斤,洗过的净藕收购价约5元/公斤。村民提前一天与客商沟通,确认收购泥藕还是净藕,第二天进行采挖并通知客商及时提货,这样可以保证莲藕的品质。”怀洪村驻村第一书记覃初料说。

  百朋镇素有“中国玉藕之乡”的美誉,也是全国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百朋莲藕以“白、脆、嫩、香”的特点名扬海内外。秋藕一般亩产1250公斤,每公斤售价5元,预计亩产值约6250元。

  近年来,百朋镇通过党建引领,依托独特的山水田园风貌,不断延伸和拓展荷莲产业,打造荷花茶、荷叶茶、藕粉螺蛳粉、藕粉、藕带酸等特色产品,通过线下销售、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89321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