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日报关注】乡村行看振兴|清明村:陆基圆池养鱼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4-09-0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24年8月29日《左江日报》第二版刊登《清明村:陆基圆池养鱼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子》,全文如下:
□ 记者 黄宸玥
“目前,养殖基地已养殖3批鲈鱼,共35000尾,上市3.6万斤成品鱼,销售额达42万元。”8月22日,在龙州县美人鱼陆基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龙州县彬桥乡清明村支书、主任梁志恒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掀起养殖池防水布的一角,撒下一把饲料,鱼儿腾跃而起,争相抢食。
2022年,梁志恒先后前往河池、广东、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考察学习陆基圆池养鱼技术。据了解,陆基圆池养鱼不受传统养鱼选择河塘的限制,只需利用有效空间建造陆基圆池,就能在陆地上养鱼,具有产量大、周期短、管理方便等优点,养殖产业生态绿色环保,利用“小空间”发展“大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业转变。
梁志恒从外地考察回来后,经过与村委会开会讨论形成共识,决定在该村成立龙州县美人鱼陆基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他将学到的圆池养鱼技术付诸实践,首批鲈鱼养殖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梁志恒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带领合作社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圆池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9个。有7个池子深度为2米、直径为6米,其余两个池子深度为2米、直径为8米,总容量达800立方米。据介绍,平均每个池子内养殖了4000—5000尾加州鲈鱼,只需早晚投喂饲料,观察水质和鱼的情况,工作量不大、养殖方便。
“技术学会了,养殖也规范了,我打算带领村民继续扩大规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梁志恒对陆基圆池养鱼产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今年年初我们投放了2万尾鲈鱼,九月初再增加投放2万尾,预计年底至明年初,产量达4万斤左右。”
为实现陆基圆池养鱼效益最大化,清明村还打造了“养鱼+农作物种植”的集约化种养模式,在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目前,该村陆基圆池养殖全程保持微流水,增氧机和推水机保持24小时开机,投喂后1个小时左右,打开排水口,约3分钟,排出的水即可通过排水管流向两旁田地,用于灌溉坚果树、莲雾等农作物。
“发展陆基圆池养鱼模式走出了清明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1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6万元,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今后,我们还将大力推动鲈鱼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梁志恒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9127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