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富硒稻 粤桂两头“俏”
发布时间:2024-09-0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7月,正值夏收,八步区铺门镇笛口村村民罗宗彦驾驶着自己的收割机在连片开阔的大田里穿梭,富硒水稻一茬茬地卷入收割机中,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
就在收割机不远处的稻田里,富硒水稻的夏季播种也在火热进行,村民们有序分工,起苗、插秧,将一株株水稻秧苗整齐地移栽到田中,粼粼水田与青青秧苗相互映衬,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
“村里雇佣我帮忙收割水稻,每天大概能收60亩,收入在2000元左右。” 罗宗彦说。除了每日的工钱外,罗宗彦还能拿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一块田赚到两份钱。
业因“硒”而兴,民因“硒”而富。笛口村的土壤富含硒元素,2018年,利用地理优势和农业优势,笛口村新建了铺门镇绿色富硒水稻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铺门镇绿色富硒水稻基地有了自己的水稻烘干厂、碾米厂、包装车间和销售平台,也建立起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善的富硒产业链条。2023年,笛口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3万元。
在贺江的另一畔,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的富硒水稻也来到了收获季,水稻田里勃勃生机。随处可见夏收的忙碌景象。
粤桂协作打开了笛口村与广东封开县南丰镇的共富新空间。近年来,粤桂协作聚焦发展地方特色农业,2024年,笛口村携手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签订了省际边界产业联促——铺门南丰富硒水稻种植合作意向书,利用富硒水稻的品牌效应及成熟的产业供应链条,帮助了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拓宽产业销售渠道。
协议明确了由南丰镇种植大户、优秀新农人负责承包流转土地种植,南丰镇且止村负责流转260亩水田及该基地的日常管护,铺门镇笛口村富硒水稻种植基地负责提供富硒水稻种子,铺门镇乡村振兴人才超市派出产业指导员负责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笛口村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保价回收富硒水稻。探索出了一个“广西的富硒水稻种子在广东生根发芽,广东种植的富硒水稻回流到广西上线销售”的一种“桂种粤种、粤产桂销”新模式,推动粤桂两地农产品交流合作,助力两省农民增收致富,共创省际边界区域发展共同体。
据悉,早稻已于3月末种下,两地计划试种260多亩,按亩产600斤干谷计算,年产值预估可达280多万元。
笛口村注册了“稻色天香”品牌,现拥有富硒米、富硒米酒、淮山粉、葛根粉等农产品深加工产品22个,并开发加工富硒米茶、富硒淮山粉、富硒葛粉等延伸产品,打通富硒产业种植、加工、线上线下销售链条。
“我们每天都有订单发出。”笛口村党支部书记罗宗储熟练地点开手机微信,群名为“笛口村产业发货管理”的群聊里是笛口村每天需要打包发出的产品订单。现在,包括南丰镇种植的富硒水稻也通过笛口村的销售渠道来售卖,罗宗储变得更忙碌了。
一粒富硒稻,粤桂两头“俏”。曾经,贺江把笛口和南丰两地连在一起,现在,粤桂协作和一粒小小的富硒稻让双方更加紧密相连。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z/t188963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一个芋头的“甜美”蜕变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