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永平:稻田好“丰”景,机械助归仓
发布时间:2024-08-26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日前,在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芒东村的田间地头,金黄色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装满稻粒的收割机回到田埂边,随着管道倾泻而下,割稻、脱粒、搬运,一气呵成,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的丰收景象一片盎然。

“我家今年一共种了4亩稻谷,天气好转后,我们马上下地抢收。”芒东村水稻种植户谢光泽介绍道,受前段时间大风降雨影响,部分水稻出现了倒伏,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他前期管理得当、防范到位,如今又采用人工与机械相互配合的方式收割,现在农户只需要在田边等待收割机将稻谷倒出来装袋,随后就可进行晾晒等后续作业,省时又省力,有效保障了地里的稻谷颗粒全收,“目前来看,亩产500多公斤不成问题。”
“今年我们村水稻种植面积大约在500亩,每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30亩左右,收割工作一周就能结束,比起传统收割方式,机械化收割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收割效率,还能有效减少人工收割带来的损失。”芒东村党总支书记周文林说道。

据了解,在秋收的关键时期,芒东村积极组织力量,协调本村农民和种植大户,多方合力抢抓秋收的晴好天气,推进水稻机械化收割,收割机、运载车等现代化机械马力全开,确保稻谷归仓。收割机收割的同时还会把秸秆打碎还田,提高土地肥力,为下一轮玉米、蚕豆等冬早作物的耕种做好准备。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芒东村的丰收景象,只是永平镇秋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平镇持续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群众多种粮、种好粮,不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据统计,2024年永平镇共完成水稻种植面积17800余亩,预计10月底完成收割。(拟稿人:邱海艳 审核人:刘海中)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zhoushilianbo-new_0821/1414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