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监测调查
发布时间:2024-08-12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当前发生情况:轻发生,发生面积0.54万亩,轻于上年同期0.69万亩,主要发生在定边、榆阳、米脂。定边县秋马铃薯7月15日查见中心病株,与常年接近。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显示,截至8月7日,全市18个监测点中完成第3代及以上侵染(感病品种可见中心病株)的有5个,少于上年同期9个,其中定边白泥井镇先锋村、定边镇十里沙村为第7代3次侵染,榆阳鱼河镇鱼河农场为第5代5次侵染,榆阳金鸡滩镇海流滩村、芹河镇酸梨海则村、靖边东坑镇为第3代1-3次侵染。
据市气象台预测,8月平均气温22~25℃,月降水量西部 90~120 毫米,东部 120~150 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大部偏多2~3成,其中8月6日至9日有持续降水天气,部分地方有暴雨或大暴雨,16-18日、20-22日、26-28日有不同程度降水过程,田间气候湿润冷凉,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扩展蔓延,8月中下旬将进入晚疫病流行盛期。各县区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对集中连片种植区、感病品种、地势低洼地块的调查,做好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
防治建议:根据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提示,第3代1次侵染时,感病品种全田喷药预防,抗病品种可适当推迟2-3代。保护性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丙森锌、氟啶胺、双炔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视降雨情况,每隔7天左右施用一次,共计2-3次。
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并及时喷药,可选用内吸性治疗药剂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吗啉、氟吗啉、丁子香酚或复配剂氟吡菌胺·霜霉威、噁酮·氟噻唑、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霜霉威·氰霜唑、烯酰吗啉·氰霜唑、噁酮·霜脲氰等。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喷雾时整个植株地上部、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807/9849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礼泉:适时开展夏玉米“一喷多促”
下一篇: 立秋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