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广西灌阳:软枣猕猴桃托起瑶乡群众致富梦

发布时间:2024-08-12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8月7日,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几百亩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开园采摘,抢鲜上市,这种不用剥皮的猕猴桃自2020年从东北“嫁”到灌阳,经过4年的发展,喜获丰收。

  软枣猕猴桃又叫奇异莓,其个头小巧,一副青枣儿模样。朝阳下,洞井瑶族乡保良村的“太子山”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一排排果树郁郁葱葱,一颗颗果实掩映在疏密相间的叶子中,长势喜人。基地(广西桂林灌阳县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逵风趣地向我们讲起了软枣猕猴桃“嫁”到灌阳取名“太子山”,并托起瑶乡群众致富梦的故事。

  外表光滑无毛的“太子山”软枣猕猴桃梁忠超 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05年,文逵带着仅有的一点积蓄白手起家,创建了广西桂林灌阳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本地水果和特色农产品。2015年,文逵积极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号召,看准了当时的灌阳县保良村。村里的好山好水很适合发展产业,随之与保良村签定了《结对帮扶》协议,投资兴建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农旅融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基地雇请的瑶胞们正在摘果拆袋  梁忠超 摄

  究竟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文逵心中不断地寻思着:发展农产业,既要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等地域条件,又要考虑市场潜力。有着10余年农产品经销经验的文逵,把投资聚焦到发展种植一种“高端的,不常规化,以小求精,以稀为贵”的水果思路上。而保良村地处都庞岭余脉与海洋山交汇处,海拔在65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6%,雨量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长年云雾缭绕,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藤蔓科经济作物,这正是文逵首选的“风水宝地”。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引下,于2016年流转土地630亩,带动保良村群众种植猕猴桃等农业经济作物,并创建了红心果菜专业合作社和太子山休闲旅游公司。

  基地总经理文逵察看软枣猕猴桃的成熟度  梁忠超 摄

  和大多数人创业一样,创业之初曾经历过一些困难,但文逵组织党员和知识青年到桂林资源县、龙胜县优秀种植基地学习参观,并结合灌阳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现场指导,化教训为力量。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闯劲和一点一滴的积累,经过5年的艰辛“奋斗”,猕猴桃种植基地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示范点,保良村顺利脱贫,全村516名脱贫人口向着乡村振兴迈进。

  种好一棵猕桃果带富一方人

  随着红心猕猴桃等大众化品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广西桂林灌阳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党旗领航合作社的作用,在文逵的带领下,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引进新品种、新产业,扩大种植规模,为公司和合作社源源不断注入活力。通过互联网查阅,文逵了解到东北软枣猕猴桃目前在广西种植较少,市场潜力大。于是组织公司党员和种植农户优秀青年通过科研机构网络线上培训,并与辽宁省辽东学院和桂林植物研究所签订项目协议,从辽东学院引进“龙成二号”试种,并聘请辽东学院等科研机构教授亲临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授课,试种的第二年就挂了果。“今年挂果率特别高,果头大,品质又好,200多亩近17000株软枣猕猴桃已进入了丰产期。”文逵说:“我们将生产出来的软枣猕猴桃注册商标为‘太子山’。今年总产量预估350吨,平均每亩产量约为3500多斤。按市场价25—40元/斤计算,总产值约为2000万元。”

  口感软甜、汁多皮薄的“太子山”软枣猕猴桃  梁忠超 摄

  文逵随手托起几颗成熟的软枣猕猴桃对大家说:“这方圆几百亩猕猴桃的底肥全都是生物有机肥,生长出来的猕猴桃外表光滑无毛,不用剥皮就可以吃。吃起来又香又甜,成为区内外水果档口抢手货和放心食品。”“太子山”软枣猕猴桃在守护好群众“果篮子”的同时,也走进了小城大城市民的“心窝子”。

  “自己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算富。”灌阳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把猕猴桃种植拓展到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60多次,让猕猴桃走进千家万户生根发芽,增收致富。同时还以合作社为媒吸纳保良村51户脱贫户170多名脱贫人口参与猕猴桃种植,户均收入5万元;安排50多人进行猕猴桃种植和休闲旅游山庄日常管理,以及经营和销售特色农产品,成为群众“家门口”就业较高的帮扶企业。正在休闲山庄忙着干活的李明秀大姐算了一笔账:“我在这里常年务工,一天上百元工资,一个月4000元左右,还可以照看家里的小孩和老人。我们年纪不小了,能在家门口打工,我觉得很好,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滋味。”目前,该公司猕猴桃种植基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获得了自治区“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仁发说:“我局按照县‘南橙、北李、中雪梨’的水果优势区域布局,在大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培育猕猴桃、蓝莓等新型名优水果产业,不断为全县特色农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83663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友情链接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