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林果所与生物所在葡萄InDel分子标记应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7-29来源: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日,市农科院林果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与生物所农业基因组学团队合作在JCR 1区期刊《horticulturae》(影响因子3.1)在线发表了题为“NGS-Based Multi-Allelic InDel Genotyping and Fingerprinting Facilitate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Grapevine (Vitis vinifera L.)”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揭示了基于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多等位InDel分子标记在葡萄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葡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然而由于缺乏高效的分子标记,导致葡萄品种真实性鉴定与品种区分相对困难,严重影响了葡萄新品种保护及育种单位的知识产权,进而影响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InDel标记是基于品种间短序列插入或缺失开发的分子标记,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保守、易检测等优点,在品种鉴定中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然而由于葡萄基因组测序研究起步较晚,葡萄中基于InDel尤其是多等位InDel的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尚未见报道。该研究基于499份葡萄公共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多等位InDel分子标记开发与筛选流程,通过严格过滤与实验验证,最终获得了11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InDel分子标记位点。为了实现InDel的高效鉴定,该研究创新性地使用了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122份葡萄品系中对11个InDel标记进行了鉴定。通过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高通量测序手段相比于电泳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品种区分能力。葡萄多等位InDel指纹图谱的构建为葡萄品种区分提供了重要工具,为加速葡萄分子育种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研究中建立的InDel分子标记开发与鉴定方法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农科院与南开大学联培硕士研究生贾贵瑛、市农科院林果所副研究员张娜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市农科院林果所副研究员黄建全与生物所助理研究员吕明杰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07/t20240729_66862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第五期青年科技论坛
下一篇: 开展合作对接 助力小站稻品牌发展
最新发布
- 同德县被授予“中国牦牛之乡”2025-11-12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