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宜州区:14万亩早稻丰收在望
发布时间:2024-07-15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段时间,河池市宜州区的早稻陆续进入蜡熟期,风吹稻浪遍地飘香,沉甸甸的稻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田园“丰”景。
在河池市宜州区洛西镇洛西社区的水稻地里,稻穗随风摆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预计还有一个月左右我们家种的2亩水稻就能收割了。今年雨水好,水稻长势也非常好,产量可能会达到800斤左右。”种植户黄桂花看着颗颗饱满的水稻喜不自禁地说。
早稻丰收在望,稻农喜笑颜开。(洛西镇人民政府供图)
“今年,我们全镇上半年种植水稻达7000余亩,其中有300余亩旱改水稻田。为切实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我们坚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大力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扛稳粮食安全、打造优质水稻品牌和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洛西镇副镇长蓝娜说。
据了解,今年宜州区早稻播种面积共14.11万亩,早稻增密增穗面积5.28万亩,建成水稻相对连片5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1个、相对连片1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7个。完成粮食春播面积32.56万亩,同比增长0.73%。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宜州区抓好耕地“非粮化”整治,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为重点,治理恢复1686.69亩。同时,全力抓好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发国债资金12211万元用于新建3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涉及10个乡镇,已全面开工建设。全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化肥减量化“三新”技术示范区11970亩、耕地生产障碍修复示范区2000亩;完成农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点位信息112个;开展酸化耕地治理8500亩,耕地质量日常监测及耕地质量田间试验8个;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2%,秸秆离田率达60%,亩节本增效高达338.9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c/t186765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东兰县开展田间课堂 推广农业新技术
下一篇: 河池市多措并举,筑牢农村能源安全生产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