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科技小院讲习所开启服务农民“夜间模式”

发布时间:2024-07-15来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文明实践“夜间模式”,服务群众“不打烊”。日前,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吃过晚饭的乡亲们三三两两聚集到科技小院讲习所,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穆鹏程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总要求为重点,围绕“振兴什么”“谁来振兴”“如何振兴”三方面,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

  “手拿秧苗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能捏得太重,那样会破坏秧苗保护层,影响番茄生长。”在理论学习后,中国农业大学驻科技小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薄昊杨为大家讲解了番茄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村民和农业产业,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高效生产,拓宽群众致富路。“我在小院讲习所为村民答疑解惑,也在这里成长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现在这里活动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我和村民在这里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探讨农业种植技术,为加快推进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薄昊杨说。

  不仅如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陈金榜、张德庚两位老师,现场演绎了原创曲艺作品《垃圾分类要牢记》,用京东大鼓的表演形式将垃圾分类小知识融入其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文明风尚。

  近年来,通州区聚焦乡村振兴,依托西槐庄科技小院打造沉浸式文明实践宣讲阵地——副中心科技小院讲习所,把理论宣讲的“主战场”搬到农民生产生活的现场。通过立体造型装置、宣传橱窗、氛围营造等媒介将“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巧妙融入讲习所的场景之中,让村民在熟悉、轻松的环境中沉浸式聆听宣讲、真切感知身边变化。

  为将科技小院讲习所真正打造成村民身边的思想、技能、文化“充电站”,通州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整合、组织动员优势,建立副中心科技小院讲习所“1+5+3+N”的宣讲模式,联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专业资源,调动区属委办局政策宣讲力量,统筹全区文艺志愿者团队,组建思想富农、政策兴农、农人爱农、科技助农、文化惠农五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讲队,通过“主题宣讲+技术培训+移风易俗宣传”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新意、富活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宣讲、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对新时代文明风尚进行演绎,让村民听有所获、学有所得、观有所感,凝聚强大合力,共同写好副中心乡村振兴新篇章。

  西槐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学武表示,这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种植技术的助力下,西槐庄村种植了新的农作物品种,打造了“西槐庄园”农产品品牌。科技小院讲习让白天忙完农活的村民能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学习知识,充实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理论知识。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54335859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