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作物病虫情报2024年第14期

发布时间:2024-07-0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晚稻种子消毒

  当前我县晚稻浸播种工作陆续开展,为预防种子传播病害的发生,播种前需进行种子消毒,把种子上的病原菌杀死,对控制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种子消毒方法:

  1.咪鲜胺浸种消毒:将已晾晒的种子放入25%咪鲜胺2000至3000倍液中浸种12—24小时,捞起后不用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2.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浸种消毒:常规稻种子清水预浸24小时,杂交稻种子预浸12小时,捞出滤干后,放到500倍强氯精药液(即:强氯精:水=1:500)中浸泡10~12小时后捞起,再用清水漂洗后即可催芽播种。

  二、南方水稻黑条缩病的防控工作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易感病期在秧田期和分蘖期,植株感病后可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各乡镇要认真做好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宣传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控措施:

  1、药剂拌种:每1公斤种子用35%丁硫克百威拌种剂20克或10%吡虫啉20克拌种,将种子催芽露白即将播种时进行拌种,拌种时种子保持湿润,与干拌种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摊开凉半小时左右,即可播种。

  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

  3、推行防虫网全程育秧。

  水稻播种后即用20目以上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隔断白背飞虱、电光叶蝉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病害。

  4、治虫防病: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

  (1)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稻飞虱的防治:秧苗2叶期始每隔5~10天防治一次,能达到较好的“治虱防矮”效果。亩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毫升或醚菊酯60毫升、10%吡虫啉20克或25%噻嗪酮4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2)喷施“送嫁药”:秧苗移植前3~5天,喷一次送嫁药,亩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毫升+25%噻嗪酮40克+叶面肥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注意:使用过的农药包装(瓶、袋),请集中收集处理,勿乱丢乱放,美丽乡村,清洁田园,人人有责。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c/t1861677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