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镇:三抓三促三强 打造“新”“和”“美”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2024-06-1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新和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三抓三促三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和”“美”幸福家园,先后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文明村镇、广西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乡镇等称号。
抓镇促村强引领,绘就美丽宜居“新图景”。该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动村容镇貌由“局部新”向“全域新”转变。强化党建引领,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建强“主心骨”,高标准建设1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新和黑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卜花、新村等示范点。抓好“领头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4名,纳入人才库107名。带好“先锋队”,深入村屯听民意、解民忧,目前全镇“党员中心户”89人,联系骨干党员67人,联系群众3000余户,解决问题70余件。打出组合拳,扮靓镇区街道“新面貌”。该镇党委聚焦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一带、一岛、一宿、一山、一坡”进行镇域规划布局,同时打出“拆、建、治”等系列“组合拳”,整治集镇街道“脏乱差”,推动镇容镇貌提质进入快车道,兴和大道、新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成使用,完成新和街区立面改造,实现镇区面貌“旧貌”换“新颜”,2023年通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评估检查。下足绣花功夫,提升乡村风貌“新颜值”。将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以“五基三化”为抓手,围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一批村屯“三清三拆”风貌改造和环境卫生整治,累计创建2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已完成建设新东屯党建标杆点,新增新排屯、通康屯、驮咘屯等3个党建标杆点。
抓治理促善治强精治,描绘多元共治“和篇章”。该镇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作用,逐步构建起“以和为贵”的社会治理体系。以自治“共建共享”促和善。坚持自治为基,构建“党建+网格化+大数据”治理体系,选任专兼职网格员366名,组建邻里微信群,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创新设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指导10个行政村重新规范“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以法治“定纷止纠”促和顺。坚持法治为本,规范化推进“法律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镇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培养“法律明白人”131名,人民调解员 52 名,今年以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重大矛盾纠纷发生率降至0,解决群众诉求50余件,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以德治“春风化雨”促和谐。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化新模式,把“呗侬积分银行(超市)”作为深化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撬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环境整治等的内生动力,全镇10个行政村(社区)与吉客吉家超市签署合作协议,将呗侬爱心超市设立在新和特产馆方便管理及群众购买,实现“小积分”推动“大文明”融入“大治理”,目前,全镇主动参与村屯环境整治200余人次,累计兑换各类生产生活用品13万元。
抓生态促产业强融合,擘画乡村振兴“美画卷”。该镇突出以“生态”筑底、以“业”促兴、以“文”化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美好家园。聚焦“生态美”,打造生态家园。围绕打造“生态家园·甜蜜新和”目标,整合全镇资源力量,通过夯实“自治制度+生态乡村”底子、架好“生态+特色产业游”梯子、铺开“生态+特色文化游”面子“三步走”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坚决守住镇域内“绿水青山”,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称号。聚焦“产业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甜蜜小镇”优势,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以农文旅融合组织实施“旅游嘉年华”、“农房改农宿”、“甜蜜时光”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20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0万元。建立“集体经济公司+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发展甘蔗种植大户586户,实施秸秆(蔗叶)综合利用项目,增加就业岗位近40个,为村集体增收49万元。采取“公司+电商+农产品”形式,开设村集体经济特产馆和抖音直播间,注册网上店铺65家、培养主播27人,实现卜花红糖、蔗里西瓜、华绿菌类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3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272.51万元,村均30.3万元,其中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村占45%,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聚焦“风尚美”,培育文明新风。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建设,深化拓展为民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去年以来,该镇举办新和乡村旅游节、非遗民俗文化展演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86场(次),推动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村村全覆盖,打通教育、引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培育文明新风。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工作思路,去年以来累计评选99户十星级文明户以及30户文明家庭,进一步弘扬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着力铸牢乡村文明之“魂”。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5429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