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情报:切实抓好当前“两迁”害虫的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4-06-12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第二代稻飞虱残虫实况
第二代稻飞虱在田阳区发生实况是: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特大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低龄若虫盛发期在5月17~25日。截至5月28日,经防治后全区虫口密度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个别田块未防治或防治效果差而导致虫量偏高,出现“冒顶”现象。植保站5月27~28日在百育、头塘、坡洪、洞靖等乡镇田间调查,百丛虫量高达27800头(未防治),低的675头,一般为700~2300头,田间虫态以2~3龄若虫居多。
二、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预报
据植保站虫情测报灯观察,5月21~28日灯下稻纵卷叶螟诱蛾量共844头,其中5月25~26日为迁入峰期(蛾量合计637头)。5月27~28日植保站面上调查,田间蛾量高达4330头/亩,平均1866.6头;百丛有效卵量高为315粒,低的63粒,一般112~205粒。预计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低龄幼虫盛发期在5月31日~6月5日,防治适期为5月31日~6月5日。重点防治对象田:早稻迟插田、中稻田。
三、当前防治意见
1. 高度重视,加强防治稻飞虱。今年第二代稻飞虱境外虫源迁入量大,数量之大为历年罕见。当前第二代稻飞虱的残虫量在个别田块仍很高,大大超过了防治指标,加上第三代稻飞虱陆续迁入,世代重叠,危害将加重。因此,广大农户必须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做好防治工作。要勤于田间检查,凡达标田应及时施药防治(稻飞虱防治指标是分蘖期虫口密度≥1000头/百丛,孕穗抽穗期≥500头/百丛)。防治药剂宜选用敌敌畏+10%三氟苯嘧啶或敌畏·毒死蜱+呋虫胺、呋虫·吡蚜酮、噻虫胺、啶虫脒、吡虫啉等兑水喷雾,在防治稻飞虱的同时要加入防病毒制剂(如毒氟磷、宁南霉素等)和含锌叶面肥,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施药期间,田间要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
2. 及时防治稻纵卷叶螟。在低龄幼虫盛发期(5月31日~6月5日)进行一次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建议选用甲维·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甲维·虫螨腈、甲维·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增效助剂兑水喷雾。亩用药液量达60公斤以上,确保防治效果。
3. 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在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同时,要根据其他病虫害(如二化螟、纹枯病,叶瘟等)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兼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s/t185127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