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养鱼助力村集体增收
发布时间:2024-06-04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走进防城区那良镇那务村集体经济项目清水养鱼基地,看到山塘里一群群罗非鱼、草鱼、大头鱼、鲢鱼畅游其间,基地技术员严芝海正在岸边喂食。
近年来,那务村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清水养鱼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活力,走上了一条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记者与严芝海闲谈得知,该基地占地35亩,目前养殖有罗非鱼3.8万尾,草鱼、大头鱼、鲢鱼共0.7万尾,养殖周期9至10个月,一条罗非鱼最大在2斤左右,一条草鱼(大头鱼/鲢鱼)最大在4至5斤。由于山塘引用活山泉水,养殖出的鱼肉质鲜嫩,深受南宁市水产市场批发商的青睐,一“出栏”便供不应求。
“清水鱼价格行情较好,罗非鱼批发价大概是7元/斤,草鱼、大头鱼大概是8元/斤,鲢鱼大概是5元/斤。”严芝海说。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那务村充分利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这一“源头活水”,投资经营该清水养鱼项目,所得收益全部归村集体。“2023年下半年放养的鱼苗已经长大,计划在今年6月份捕鱼、售卖,预计产量10余万斤,产值约70万元,去除各项经营成本后助力村集体增收约12万元。”那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善金如数家珍。
据了解,基地持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长期聘用技术人员1人,每月工资不低于2500元,在鱼塘消毒、清理、放鱼、捕鱼、运输等环节,每年聘用脱贫劳动力30多人次,每人每次务工收入100至150元不等。同时,通过示范引领,带动那务村10户村民发展清水鱼养殖项目,共养殖罗非鱼、草鱼等15万尾,年产量约40万斤,年产值200多万元,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李善金表示,那务村将继续探索“合作社+基地+村民”的发展模式,减轻村民养殖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清水鱼养殖中,为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85176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金融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