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大食物观的 “山海经”
发布时间:2024-05-20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涂洪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应充分运用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思维,念好不断满足百姓食物多样化需求的“山海经”——“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大食物观把握住了人民群众“吃饭”需求侧对“大农业”供给侧的新要求,既要数量,又要多样,更要质量。
“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还包括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需求,如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大食物观顺应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历史性转变。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192万吨蔬菜;牛奶消费群体,早已从老人小孩拓展到各年龄层,还被加工成营养含量更高的奶酪、黄油……
有什么样的食物需求,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农业供应。
“保供”万家餐桌要有山西吕梁的小米、甘肃定西的土豆、江西赣南的脐橙……还要有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越南火龙果、墨西哥牛油果……不仅供给种类、产量、质量要提高,电商物流、交通运输、冷链保鲜等也都要跟上。
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引领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不断拓展,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农业科学的开发与自然保护相辅相成。农林牧副渔依自然而生,因四时而成,靠环境而长。我们要呵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遵循万物生长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讲究时令、取之有度、因地制宜,遵循水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点,使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与大生态观相统一。在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不断延展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内涵外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需求。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4455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柘木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三资”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
下一篇: 杨堤乡:聚焦农业生产 确保粮食安全
最新发布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智能拖拉机这样“补”!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卫星视角:黑龙江农业何以为“大”2025-09-17
-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黑龙江 “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2025-09-17
- 黑龙江各地水稻陆续开镰收获 奏响丰收序曲2025-09-17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量采购项目成交通知书2025-09-17
- 守护“粮袋子” 鼓起“钱袋子”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