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技术傍身 劳务品牌带动 宁夏万名“中宁枸杞技工”在甘青闯天地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农场的一片农田里看到,几十名来自宁夏中宁县的枸杞技工正忙着修剪枸杞枝条。
“打刺、留枝、分层……”来自中宁县新堡镇宋营村的宋正考熟练挥动剪刀,将枸杞树上多余的枝丫剪下,动作一气呵成。
“为啥要跑这么远来务工?”记者问。
“这边工资高每天能挣220元。”宋正考与记者交流的间隙,抬起左手捏住袖口抹了一下额头的汗珠,又埋头忙碌起来。
今年50多岁的宋正考,从小在枸杞地里长大,对于枸杞种植、修剪管理等技术很在行。“靠老手艺吃饭,很安稳。”如今,宋正考凭借扎实的枸杞种植和管理经验,每年在宁夏中宁、甘肃、青海“作业”,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平均海拔3100米。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为当地枸杞种植造就了天然优势,枸杞种植面积达21.73万亩,每年吸引省内外劳动力2.75万人次,其中,有上万名宁夏中宁人在这里从事枸杞种植、买卖、修剪等服务。
中宁人马建忠到都兰县诺木洪农场已有15年,种植枸杞100亩,每年到了剪枝、施肥、采摘等环节,他都要从老家带来100余人。“种枸杞是个苦活,也是个技术活,熟练工干起来顺手也放心。”马建忠介绍,只要人勤快,在这里务工每年挣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每年2月到4月是枸杞树修剪期,天天都有活干。”来自中宁县舟塔乡潘营村的村民王淑琴,今年已是在都兰县修剪枸杞枝的第五个年头。
“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的形成并非偶然。中宁枸杞具有道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近年来,为推动枸杞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劳务品牌与产业效益的有效融合,中宁县成立枸杞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中心,建立3个枸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高标准培训实操基地,培养出了“能讲、能干、能示范”的枸杞实用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每年外出务工收入达2700余万元。
“结合中卫市公共就业提升示范项目,我们着力打造‘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培育枸杞技工,立足宁夏辐射带动甘肃、青海等地务工增加劳务收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带动该县及周边市县农村共20余万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记者 马照刚 实习生 吴佳蕾)
原文链接:http://xczxj.nx.gov.cn/xwzx/mtbd/202404/t20240401_45023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 赴四川凉山展演
下一篇: 《杨岭村的故事》再现山海情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