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榄圩乡先明村:特色生姜种植拓宽 村集体经济“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走进榄圩乡先明村的生姜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正忙着翻土、开沟、施肥、放姜、覆土,大家分工明确,铆足干劲,各项工序有条不紊,绘就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

  

  先明村位于榄圩乡东北面,全村四面环山,产业发展类型少,村集体经济薄弱。种什么,发展什么产业,怎么才能使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这一直是困扰先明村党总支部的难题所在。为此,先明村“两委”想办法谋思路,针对先明村山林优势和土壤特性,最终将目光瞄准在需要沙性土壤又喜阴的生姜上面。生姜种植易管理、亩产高、收益好,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为摸清生姜产业的种植特点和销售前景,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村干部和包村工作组到生姜养殖大户基地里开展实地产业考察,高效对接、精心谋划,将生姜种植、生产、储存、销售、加工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环节吃透吃细,解决了后顾之忧。

  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后,剩下的难点就是基地设在哪里,土地怎么来,前期资金谁来投入等问题。为此,村“两委”全面回顾和总结历年产业发展情况,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及村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共同思考谋划种植生姜这一项目的具体操作方式,将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蓝图铺开。

  今年2月,村“两委”进行多次商议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明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以前村民嫌弃的荒地进行土地整合,由村集体投入资金2万元,前期负责土地平整、开沟、种子、肥料等费用,同时乡里派出农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种上了4亩生姜。

  “播种前要打好姜沟,施足基肥,沟的深度必须到30公分,株距保持20公分,控制好栽种深度、表面覆盖泥土量,这样长出来的生姜个头才大,产量也就高,这是我们请教当地的生姜大户才总结出来的方法咧,”先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志伟难掩喜色,“今年我们生姜种植成功后,就能辐射带动村里面更多有意向的村民种植生姜,从而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基地此次生姜种植预计能产姜2万斤,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

  先明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生姜产业是榄圩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缩影。下一步,先明村党总支部将继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与上级部门、村民等沟通协调,凝聚合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驶上发展的“快车道”。(梁志宏)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2262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